本周的教学内容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可以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类设计并制造的。二是通过对常见材料的观察与分类,了解材料的名称,用适当的语言说说材料的特性。重要的活动是对多种材料进行分类。
在备课时,我观看了优质课。因此,采用了里面的上法。首先,在聚焦部分请学生回答地球家园里面有什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我就将这些物品按照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进行分类。学生回答结束后我就指出,老师将物品进行了分类,请学生说一说是按照什么来分类的?引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探索部分,先提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人工世界的物品,老师准备了很多物品,你能说一说它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吗?根据课上的情况,我发现学生对于塑料、陶瓷、玻璃这几种材料很了解,对金属、纤维不熟悉。接着出示准备好的15种物品,请学生按照材料类别分类。最后在讨论分类结果时口头说一说这些材料的特点。
回想起来,本节课进行的比较顺利,值得改进的地方在分发材料上。在课上我是先让小组长按照我说明的顺序把这些材料拿出来。比如说小碗1号,小碗2号,小碗3号,这三种碗是由不同材料制成的,把这三种物品交给一位同学保管,一是为了体现这三种物品是一个用途,二是为了让小组内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拥有一份材料。但是我发现这样做一些学生刚拿到实验材料时就已经沉浸在实验材料里了,没有办法很好的参与到根据材料分类的实验里。我想到的改进方法是在发材料前,教师就在投影下按照顺序分别拿出小碗1号、小碗2号、小碗3号,按照这样的方法将15种材料分成几堆,提示是按照他们的用途进行分类的。再去发材料,让学生根据用途来分别保管材料,在调整根据材料类别进行分类。这样学生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按照材料类别进行分类,而不是去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让我们分别保管这些东西?这些实验材料到底有什么好玩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