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小爱之寻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每一代人都有专属于他们自己的记忆,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段历经沧桑的故事。这短短的一生,我们都在寻找着,寻一个梦,寻一种情,寻找那些流传在小城,深埋记忆深处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时常羡慕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那种平凡朴素的爱情,亦或是《情书》那种纯粹的情感——最美的情书是你的名字,而我写的一直都是你的名字。在如今“快餐式”爱情观的影响下,许多情感随着风一起涌入人潮,变得悄无声息。但我坚信小城中有我想要的答案,我不断寻找着那些流淌在小城中,深埋在人们记忆里的那些刻骨铭心的故事。

古有望夫石,今有盼归人。说起来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距离我有些遥远,但每曾想到宋美龄看过快乐大本营,张学良听过周杰伦的歌,一根无形的纽带穿过时间的缝隙将我与之联系起来,仿佛一切又离得我这么近。

如果按照《我的父亲母亲》里的说法,那么这就是我的外曾祖父与外曾祖母的故事;但倘若用《寻梦环游记》里的说法则是,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时间像一个橡皮擦,不断擦除着人们的记忆。姥姥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阳光倾泻而下,嘴里呢喃着不知说着什么。过了好一会儿,她问道:“妞儿,今天多少号了?”

“七月二十三”,我不耐烦地回复着,这已经我坐在这以后她问的第三遍了。

“八月二号你姥爷冥寿。”我坐在一旁默不作声,演不出第一遍听时的震惊,姥姥看着毫无反应的我有些失望。

妈妈总说人老了,就糊涂了。可在我看来,姥姥是在某些事情上糊涂,这不,姥爷的生日她估计一辈子都不会忘。突然,我灵机一动,问起姥姥和姥爷的故事,姥姥只顾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只记得那时太苦,其它都不记得了。”我垂着头有些失望,妈妈在一旁说着,“或许你可以问问她,她爸爸妈妈的故事。”我一听,来了兴致,拉着小板凳朝姥姥靠近了些。开启一段新的故事像开始一段新的历史一样让人好奇。我不知道这段故事的真实性,但至少它在姥姥这儿是坚信不疑的。

姥姥七岁那年,她爸爸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只记得他是个军官,当时手里还有不少兵呢!那一天晚上去日本人的敌营打探军情,来回去了好几趟,最后一趟终究是没回来……”姥姥绘声绘色地向我讲着那段故事,讲到最后不禁湿了眼眶。这时的她让我完全忘记她是个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人,我只能看见那个站在门口一直哭,等着爸爸回来的小女孩。

但我的初衷还是想寻找那些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当我详细问起来时,姥姥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从姥姥和妈妈那拼凑出来的记忆碎片使整个故事逐渐清晰完整,我不知道故事的真实性,但至少在姥姥这儿,妈妈这儿,还有我这儿都对此深信不疑。

民国爱情十有九悲,不是流离失所就是战死他乡。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注定是十分艰难的,姥姥的妈妈长的很好看,好多人都劝她改嫁,要不然苦日子可有的受。可当时的改嫁不是不要孩子,就是孩子也要改姓。外曾祖母和大多数人不一样,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明知道凶多吉少,可没看见尸体总有个盼头,就算死了也算有个后,再苦再难就是不改嫁。但她又和大多数人一样,既想听到消息又害怕听到消息,一句“等我回来”便真的等了一辈子。

十年在古代仿佛是很久很久的事情,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而十年在今天仿佛是很快很快的事情,别说十年,四十年都是弹指一挥间。在我们人生的刻度上有多少个十年屈指可数。而外曾祖母就在这短短的一生中等了十年又十年。

刻骨铭心的感情总归是少之又少,轰轰烈烈的爱情仿佛我们都很少见过,大多数人都是在平平淡淡中过完了一生。在小城中发生最多的便是因为柴米油盐的争吵,因为小院花开满院的喜悦和浪漫。

小城里住着一对奇葩老人,很多人都不理解是什么让这两人将就地过了一辈子,有时候都不得不怀疑是月老喝醉酒牵错了红线,将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文人和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俗人硬扯到了一起。

机缘巧合的一个小采访让我碰到了这位老人。公园里的老人钓鱼的多,听戏的多,可卖花的唯独他一人。卖花不算稀奇,稀奇的是花不但不要钱还白送,条件就是坐在那免费让他画一幅画。很多人被他吸引,当然我也不例外,不一会老人便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笔在他手中仿佛拥有魔力,精致勾勒着线条,栩栩如生。不一会儿,一个老人骂骂咧咧地朝这边走来,“死老头子,找了你一圈,不知道回家吃饭啊!天天就知道画画画,能当饭吃?”

“走走走,这就回去。”说罢老人快速收拾起来,搬着自己的小板凳跟了过去。

自从那日一别,我便一直向人打听老人的住处,功夫不负有心人,可算是被我找到了。满院的鲜花争奇斗艳,很远就能闻到花香。奶奶一边给花浇水,一边嘟囔着:“天天整这没用的东西,还得我帮你”说罢又小心翼翼地摆弄起那些花。爷爷则趴在桌子上画着画,时不时透过窗户看向奶奶的方向,满脸笑意。

我询问着爷爷奶奶的故事,竟发现像《我的父亲母亲》里那样朴素真挚。爷爷是村里为数不多地考上美院的,当时家里穷,饭都吃不起哪还有钱去供他上学,于是便早早地替他寻了门亲事。爷爷喜画画,爱写作,满身的艺术细胞;奶奶没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体验了生活疾苦。两人起初都不愿意,但终究抵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奶奶嫌弃爷爷的不切实际,爷爷嫌弃奶奶的接地气;奶奶对爷爷画画那是一百个不支持,爷爷对奶奶的态度那是一千个不理解;奶奶嘴上说着不同意,但依旧会帮爷爷收拾画具,浇花除草,爷爷嘴上说着不愿意,可还是会努力赚钱,撑起小家。

后来奶奶生了病,行动不便,起初爷爷自己还能照顾,渐渐地也是力不从心。城里的儿子把奶奶送进了养老院,把爷爷接到了自己家。可小小的一个房间装不下爷爷满院的花,也装不下满屋的画。自从奶奶去了养老院,爷爷不再种花,也不再画画,每天七点总是站在路口等着公交车,坐一个多小时来到奶奶的养老院。这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即使远隔千里,也要生死相依吧。

小城里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但不少柴米油盐的生活。小城虽没有那么繁华,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记忆,装着独属于他们的回忆和故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清明回家探亲,如同一次旅行。见到诸多习以为常忽略的细节,谨以此文,记录这次离开又归来的体会。 扫墓扫的是什么 清明...
    出走De娜拉阅读 3,169评论 0 0
  • 现在的人问对方多大,会问你是七零后、八零后、还是九零后。七零后和八零后的经历大多有相似性,八零后的一代人和再早些的...
    蓝色的海sunshine阅读 6,673评论 1 6
  •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窗外的雪还未消融,天地一片白茫茫……凛冽的寒风吹起树梢堆积的残雪,纷扬如飞花,...
    笑靥薇凉阅读 4,294评论 0 7
  • 01. 自我记事起,爷爷总是每日清晨呆呆的站在窗前,有时还会流几滴眼泪。我有些心痛,却又不敢去打搅他,因为外表坚强...
    野居先生的酒阅读 3,856评论 16 7
  • 山东的一个小县城,没有万达,没有星巴克,说它大吧,走几步就能遇见熟人,说它小吧,想见的人却再也没有见到过。 少年时...
    冰淇淋撞盛夏阅读 6,438评论 29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