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看到好文章,都禁不住想知道,作者需要读多少书,写过多少篇文章,才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当然,也没有谁能确切告诉我,到底读了多少本书,写过多少万字,就算有,也是大概计算的,因为这个过程,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功了,可能需要三年五年的磨炼,还可能比这更长久。
做任何事想成功,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炼, 这个过程有痛苦,有快乐,有纠结,有放弃,有矛盾,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可能中途坚持不下去,就放弃了,有的人咬牙坚持,最终达到了自己希望的结果,更好的就是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其实,也是意料之中。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自己以前上研究生的时候。因为是上班后快十年了,英语基本都忘完了。重新拾起,谈何容易。
于是报了班,记得那段时间每天白天上班,回到家,先把饭做好,然后吃饭,吃完饭就开始学习,中午没有休息过,晚上学到十二点半,早上五点起来开始学习,学到六点半,做早饭,吃过饭,然后再去上班,每天都是如此,坚持半年,这半年来,我的大脑的一根弦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直到考试结束。
考试的那天,我感觉浑身都在抖,手心一直都在出汗,四肢冰凉,就像休克状态。考完试,感觉还好,心里的一根弦终于可以松弛了。考场出来后,感觉走路都在飘,想踩在棉花上似的,很不真实。还好,等结果出来了,过了。
每当回想起那段经历,都很佩服自己,原来我也能如此的坚持做一件事。
后来的毕业论文,因为自己写过论文,算是有点经验,还不是太难,就是过程比较繁琐,要求比较严谨,就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所以现在特别佩服真正做学问的人,特认真,真是一丝不苟。
研究生毕业后,后来做事对自己的要求都明显提高了,以前都是差不多就行了。现在明显转变了,做事情比较认真,慢也好,快也好,都要脚踏实地去做,绝不敷衍,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只要坚持,总会有收获的。
写文章也是如此,多读书就是根本,没有输入,哪来输出,输入的多,见识就多,就广,同时思考的方面也广,也有深度,可以多角度,多方面的去想,去考虑,从而能看到事件的内涵,本质,而不只是表面现象。
再者,就是多写,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性再好,也有忘的时候。但如果能写出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写出来的东西,都会有记录,都会留下痕迹,不管过去多长时间,都可以拿出来翻看、回忆。
今天的日更就是随手写的,是不是很水,没办法,目前的水平就这么高,只能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