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名雁城,是大雁南飞的最后一站,因此古人多把大雁与衡阳联系起来,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句。比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王勃《滕王阁序》:“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在衡阳,大雁们经常聚集在回雁峰下的湘江滩涂岸边。青山碧水,旷野平沙,芦苇丛丛,雁阵起落,构成了著名的潇湘八景之一“平沙落雁”。
衡阳一带不仅气候适宜,而且物产丰饶。这里盛产的“雁鹅菌”便是山中珍馐之一。雁鹅菌名称的由来,想必也是取自大雁。大雁外形如鹅,因而野菌取名“雁鹅”,是为纪念大雁南栖雁城之故吧。
每年的春秋季节,气候暖和,阴雨过后,太阳冒出来,山上便氤氲着一股水汽。暖和的阳光、适宜的温度以及恰当的湿度,构成了雁鹅菌生长的良好条件。菌子喜好枯枝落叶,常在落叶下方安家;尤其松针比较多的地方,是最适宜雁鹅菌生长的环境。
菌子的习性跟大雁如出一辙。大雁喜欢群居,而且雁群之间感情深厚,因此这种菌的生长规律也是如此。但凡某一小片山林有了菌的基因,这一带的菌便像一个大家族一样,一家接着一家次第开放;没有菌种的地方,即使再好的枯枝落叶和相对良好的湿度环境,也找不到一个菌子。
菌种认识自己的“家”,无论哪一年,它们都会在固定的地方出现,这几乎是一成不变的事实。因而懂得拾菌的人每年都收获颇丰,不明就里的人就只好空手而归。
雁鹅菌在衡阳地区尤盛产于衡山和衡东一带。其营养价值很高,味道鲜美,香脆可口,价格最高时达150元/斤。每当下雨又天晴过后一两天,菌群就接连冒了出来,在落叶下开出一朵朵的大伞,不会拾菌的人很难发现,而耐心好、视力好的人则很容易甄别到。
珍馐美味人人羡,耐得性子方能得。美好的东西总是为那些持之以恒和定得住的人准备的。
没事的春日,携家人或亲朋,入得山林,手持木棒,穿越荆棘,捡得数斤雁鹅菌,羡煞了街边人。旅游+探险+美味,雁鹅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山中寻宝,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