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豆瓣开播9.3到6.7:一场序幕宏大却割裂开两个世界鸿沟的交响乐落幕 - 草稿

开始的开始,我相信许多爱好着纪录片与文学的人与我一样,对这部贾樟柯导演,余华、贾平凹、梁鸿、莫言、苏童等等几十位耳熟能详的作家参与讲述的纪录片满怀期待,它在一开始便大张旗鼓地表明,这会是一场聚焦于城市与乡村、时代与发展、文学与现实、以乡愁为主线拉开帷幕的盛大而深刻的中国往事讲述,正迎合了我们在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中需要沉静下来体悟的精神需要。但是这样一部纪录片,为什么最终草草落幕,并未达到导演的预期,也未达到观众的预想呢?以下仅仅是我作为一名普通观众在看完这部纪录片的体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1、首先,有一部分的原因,也许是因为预告的宣传效果太好,导致期望太高与纪录片最终乏善可陈的现实形成了较大的落差,但却也不能怪观众要求太高。

这部纪录片的预告确实值得夸赞,宣传的反响非常热烈,反馈也很积极,基本评论都在表示正在摩拳擦掌等待去电影院上座。以我个人为例,乡愁与时代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或是中国往事与作家贴近现实的生活,都是十分吸引我的内容,特别是当中还有许多我耳熟能详的作家,包括风趣幽默的余华以及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等,又是导演过《海上传奇》获得成功的贾导亲自执导,按现在来说,就是顶流参演,顶级阵容,高端配置,想不成功都难。

导演贾樟柯

单是预告我就反复观看了好几遍,“山是地质变化时期极其缓慢的浪”这句话戳中了我的内心,连宣传的海报也是围绕这句话制作的,海报上的画面将山与海浪,这在作家书中,反复在乡愁的意像中出现的两者结合,构成地球表面的纹路,不可谓不用心。是能够让我体会到导演的重视的。

纪录片封面

包括这部纪录片导演被余华的话打动而将原本《一个村庄的文学》而更名为《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等等原因无一不令人动人。

但最终,在凌晨默默无快进看完它的我是失望的,它的内容能够打动我的地方甚至还不如纪录片,我们失望的原因也许都一样,原本以为是去观赏一场序幕便被吸引住眼球的交响乐演奏,却发现高潮就只存在于序幕…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2、其次,原本贾导应当极其擅长的镜头语言,在纪录片中却引起了反效果,导致整体的割裂感与不适感。

片头的镜头在描绘人民群众生活的雕塑中缓慢移动,彰显出导演原本的镜头是想以人民群众作为主题的,“中国心灵史”自然是关乎民众,关乎群众生活的。随后不断给予的,应当是取材于实地拍摄的养老院与街道上的长镜头,实在是令我无所适从,我明白导演想要表达的,却无法从这些长镜头带给我的不适感与割裂感中抽离出来。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仅仅是在片头,就有漫长在养老院中聚焦在老人们身上的片段,镜头是迎面朝着阳光的,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温暖的感觉,怼脸拍的镜头却渐渐放大了老人们身上的皱纹与衰老,打破了短暂的片刻温暖,加深一种衰老与停滞带给人的压迫感。过于冗长到了一种让人不知所谓,且莫名其妙的地步,完全不明白导演想要表达什么。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要说开始我还想要猜想导演的意图,后面便完全在这些长镜头前失去了耐心,这是一种非常矛盾的感觉,我知道他想要用镜头说什么,却在其中完全体会不到,就像如今的废话文学,他说了又像没说一样,我绞尽脑汁去想,结果发现这些镜头与什么也没联系起来…

在街道上的长镜头,让我想到,导演一定是想让我们关注平时未关注的每个与我们一样平凡人的生活吧,是想用镜头讲述,让我们看到民众背后的生活故事吧,可惜我尽力了,实在无法通过这些镜头想象出来什么故事,格格不入的感觉让我有些窒息,镜头外更像是站在高高的山上偶然俯瞰了一眼人间,可是我就生活在镜头里,而不是镜头外,镜头停留于表面的生活,却是我每日需要参与的。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3、随后是用标新立异的多彩外壳也无法粉饰的内容空洞。

在小初高中,我们总是绞尽脑汁去写一篇篇大多数时候并不那么真情实感的作文,收集过来的名人名言与作文素材,下一次就马上用进去,这部纪录片就给人这样的感觉,它的探讨是不够深入的,内容停留于是浅表的,就连感情与理论都像是虚伪且立不住脚的,在观看的过程中我渐渐忘记了它原本的主题,导演想将社会变迁,父母与孩子的亲情,死亡的话题,对故乡与过去的追忆统统探讨。不巧妙的厨师把所有好的食材放进同一个锅里,得出来的东西混乱且气味混杂,连他自己也忘记原本要做什么菜。因为这口锅里混了太多的没有探讨出来的问题,用筷子夹出一片,便是文学中的名句或是名人名言,却让人感到它们仿佛一同暗淡无光,不同于以往的鲜活。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4、背道而驰,加深了作家与普通民众的鸿沟,充斥着不真实感。

片头第一个章节主题是吃,却只有前半部分镜头拍摄了部分养老院老人吃饭片段,后半部分以一位老人的回忆,希望在我们心里侧面建立起作家马烽的形象,却让我感觉奇怪到走错片场,仿佛是进入习近平主席知青岁月的开拍现场,铺面而来的主旋律气息(并没有说主旋律不好的意思)。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总共18个章节,每章末尾还要夹杂着不同人物对于一些作家文章片段的念白,甚至和之前的片段可以毫无联系,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大妈突然还在金黄的麦田割稻子,突然站起来背了一段文章,令人难以理解导演其实是想表达文学与生活的结合吗?实际给人的观感却非常奇怪,但是这样的片段在片中却不在少数。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前一秒是对作家或者是作家亲属的访谈,下一秒又突然是一段民众生活场景的拍摄,上一秒是吕梁文学季作家坐在沙发上用话筒高谈阔论,后面又是一段民众生活场景的拍摄,仿佛导演单纯是想把这些素材都用进去,常常是作家的讲述听了一半,场景就转化为另外一个,过于跳跃,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撕裂感,真正印证了幕后制作的“随性”二字。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的来说,这部打着“中国心灵史”旗号的纪录片,并没有带给人想要的心灵震撼与生活道理,没有内容,没有感动,没有真诚,没有创新,更没有通过历史得到新的认识,它高调地出场,只是一次老调重弹的哗众取宠,令人在近2个小时的时长里昏昏欲睡。

来源于截图

那些创作出优秀文学作品的作家们,他们能够代表这样长的一段70年的历史跨度与社会变迁吗?我并没有在这部片子中看到,在社会进步的道路上,对于过往的追忆与精神的传承,它更像是属于作家们与导演构建的一次自我狂欢,它不属于观众,更不属于群众的产物,很可惜它没有做到如它承诺的那样,让平凡的我们在当中找到认同与共情之处。

来源于豆瓣截图

关于四位讲述者

对于第一位讲述的作家马烽,我不太了解也未阅读过他的作品,去百度查询了一下,他是出生于19世纪20年代的作家,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已故,纪录片中原来的村民讲述了他治理盐碱地的故事,体现出来他作为一个好干部的一面,而他的女儿讲述了他的生活经历,也许是想要他的形象更加丰满,可惜的是故事真实却缺乏代入感与趣味性,治理盐碱地和关于婚姻法的故事也提现不出文学性,他与那时的民众打成一片,反而在叙述的镜头下加深了他与这个时代的距离,就像去历史博物馆没有讲解的一次走马观花,令人惋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一位讲述者是贾平凹,他零星讲述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喜欢喝商洛白茶,以及得病的经历,镜头放大聚焦在他脸部表情时,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是沉重的经历,镜头却让我感觉到他的漠然,他也仅仅是讲这段经历,就像只是为了迎合章节“病”的主题,并没有讲这段经历带给他的影响和意义,只是在单纯讲述,抵消了这段经历能够带给人的发散性的思考。中间还有他教导女儿说的话,要求她女儿成为一个好妻子,好母亲,有些人认为这是他的封建思想,但是想到她女儿依靠他的影响力发表的那些毫不具备天赋的诗句,突然感觉就事论事他的话还是挺中肯的,对于女儿宠爱却也不希望她再做不适合自己的事,就算想成为诗人也不应该脱离现实的生活。

来源于网络

来源于网络

第三位是我非常期待的余华,因为看过他的访谈就知道他是如此幽默而接地气,他在的片段是我少有在纪录片体会到愉快的片段,他讲述的场景,选在随处可见的小巷中的某个小饭馆,瞬间缩短了与人的距离感,让人感受到他的真诚与可爱,讲述改稿的经历他的幽默真的带给他生动的魅力,却也暴露出这部纪录片缺乏情节支撑而苍白的硬伤,他在太平间睡觉与做牙医的经历,贾平凹偷《红楼梦》还有梁鸿父亲的白衬衫,这些反复讲述过的故事实在如同咀嚼过许多遍的泡泡糖一样毫无新意。这些根本的问题,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忽略的,最终导致这部纪录片如此缺乏生命力。

来源于网络

来源于纪录片

最后一位是作家梁鸿,她与儿子踏上回归乡村的旅途,坐在高铁上她看着儿子打游戏的片段非常生活化,城市与乡村的穿插却不能无缝衔接,她回忆着曾经的苦难,感谢姊妹的照顾,那时的记忆她现在回想起来也不能释怀,她常常想到背叛,对于姊妹的愧疚,苦难的深重仍旧在她身上残留,她没有贾平凹如同述说发生在别人似的,对于苦难的漠然,也做不到余华风轻云淡的洒脱,她在哭泣时的情感传达给我,带着沉重。苦难将她与故土捆绑在一起,哪怕她离开故土,回忆依旧将她裹挟在她自己编制的网里,有些悲哀。苦难就是苦难,不值得感恩,不值得歌颂,不如就让它成为过去,而我们不停留在原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

苦难就是苦难

苦难不会带来成功

苦难不值得追求

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余华《活着》

图片来源于剧照

在他们身上的经历是时代性的,却不能代表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的文字与作品根植于人民群众,作家本人却不能代表人民群众,这70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太多太多,太过于厚重,而这部纪录片苍白地记录,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成为一种反讽,值得我们去反思。

来源于网络
来源于网络

交响乐是在辉煌的演奏厅上演的,平常人无法欣赏,而什么样音乐或者说作品才真正属于民众?伟大与平凡的联接点又是什么?作家不应当与群众是一条平行线,而变迁、历史、乡愁也不是被消费假大空的符号,它们是具体而真切的,属于每个人独有的体会。

会越来越好的,只要一直游,海水总会变蓝。

来源于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761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953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998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48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30评论 4 35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4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5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6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510评论 1 29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601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7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47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13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11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91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32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39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