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队长上门作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大清早,冯石柱到公安局门口上访,让公安高副局长很不爽,冯家的不幸,是人都很同情,为了查明真相,公安投入大量警力和精力,已有了初步的结果,一定要最终结论,总得给些时间吧,公安也是人,也要吃饭睡觉,难道就不能等几天吗?
张建强按照高副局长的指令,协调镇政府一名民政干部,陪冯石柱在殡仪馆认尸,一路上,两人都极力劝说遇事要冷静,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顶梁柱,千万不能塌下去。
停尸间,冯石柱揭开白布,一眼认出自己的父亲,眼泪夺眶而出,声嘶力竭,责问张建强,父亲到底是怎么死的。张建强无言以对,只是劝慰冯石柱节哀顺变,事情会弄清楚的。
张建强接到监管局秦林江的电话,恨不能把身子劈成两瓣,好在这边镇政府工作人员在,且经验丰富,张建强把善后的事情交给了镇政府工作人员,赶忙脱身前往监管局。
高副局长正想着冯石柱上访的事,突然,张建强电话打了过来,报告正在监管局协调工作,刚接到镇政府同志电话,说冯石柱认完尸体后,一定要公安给个说法,还要到公安局上访。镇上工作做不通,冯石柱正在去公安局的路上。
冯家老人被撞,交警要进行责任认定,保险公司还得走程序,冯石柱能做什么呢,眼下,一分赔款还没见到,镇政府催着冯家抓紧商定老人火化时间,但没有《死亡证明》,殡仪馆不干。
冯石柱问镇政府工作人员,谁给开《死亡证明》,镇政府工作人员说,在医院死亡的,到医院开。不在医院死亡的,到公安机关开。
好话怕三传,因没有《死亡证明》,火化时间不好定,这本是简单的事情,镇政府工作人员竟说成冯家拒绝火化,双方发生争执,冯石柱一气之下,带着一家老小,披麻带孝,又要到公安局门口要个说法。
张建强担心高副局长又要抓自己的差,做好了回去接待冯石柱的思想准备。没想到高副局长这次换了套路,说,让他来好了,脚长在他自己腿上,想来就来,有什么可怕的。没你什么事,抓紧把专家论证会准备一下,把昨晚假药案子跟进一下。
此时,张建强已进入监管局的大门。高副局长说的专家论证会是大事,冯老伯的死因到底是什么,与疾病、食物、药物、外力、溺水相关,涉及到病理、药理等专业知识,只有通过专业论证,才能给死者家属一个科学的结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冯石柱上访问题。但一时半会,专家很难凑齐,没有十天半月,论证会也开不起来。
秦林江说的周小茜事情,就在眼面前,不到万不得已,秦林江也不会打电话求援。既然来了,还得当个事情,前面小视频,已让周小茜背了黑锅,费了好大功夫,才找出真凶,就是那个杂碎小六子,鱼目混珠,吸引眼球,差点连累周副区长。这次,千万不能再让周小茜受了委屈。
还有,高副局长叮嘱的昨晚假药案子,要趁热打铁,检测报告一出,公安就要上手了,免得夜长梦多。这年月,只要涉及到有钱人,什么案子都有说情打招呼的。老百姓再大的事情,也很少有人上心。冯石柱家死了人,也没见谁主动提出让交通肇事方多赔点。
张建强与高副局长通完电话,三步并成两步,一步跨进监管局办公楼,一眼望去,门厅告示栏围着一团人,张建强以为是药检报告公示,凑上一看,原来是一个志愿者招募通知。
区宣传部、区监管局、团区委三家联合发文,招募机关工作人员,半脱产一年,进基层、进企业、进市场,开展“文明创建、振兴药业”百千万工程。具体是,招募一百名志愿者,走进一千家医药行业生产企业、流通企业、零售药店,服务全区万家百姓。
别看祁云是个女同志、女领导,落实领导要求,从不含糊。“立即就办”是祁云的口头禅,常委部长很喜欢祁云干净利落的办事风格。有时,祁云耍些小性子,让自己左右为难,让部下面子上受不了,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常委部长从不计较,总是得过且过。
昨天晚上酒桌上,常委部长就这么一说,祁云就立即思考、行动起来,常委部长说此事不急,还要跟常务副区长郑运生、分管副区长周思民通个气,祁云不耐烦,趁着常委部长、田守业、盛有贵喝酒工夫,打电话给团区委书记,通报了常委部长的想法。团区委书记听说常委部长亲自为区团委出题目、下任务,高兴的手舞足蹈,表示连夜加班出方案。
张建强把招募通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心里默默地想,医药行业开展志愿活动,这确是一件好事,如果自己是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定主动报名参加志愿活动。
张建强来不及多想,急着上楼,没有先去看周小茜,而是让秦林江作陪,一起来到薛副局长办公室。
薛副局长知道张建强的来意,没等张建强开口,就拉着张建强的手说,是个误会,周小茜怎么可能通风报信呢,要怪就怪单位的年轻人,嘴上没个把门的,捕风捉影,信口开河,乱说一通。
薛副局长让秦林江赶快沏茶,问张建强喜欢红茶还是绿茶。张建强说喜欢白开水,清清爽爽,红的绿的容易伪装。薛副局长听出张建强弦外之音,说排查内鬼是市局安排的任务,监管部门内部出了问题,肯定与公安人员无关。
张建强一点也不含糊,递上一个信封,一边请薛副局长过目,一边说,都是执法机关,最恨的就是出内鬼,谁是谁不是,靠证据说话。不能放过一个坏人,更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薛副局长干笑两声,接过信封,抽出里面两张纸,一张是张建强的证明信,一张是移动公司通话记录,张建强与周小茜通话的时间,特意用红笔把标注出来。薛副局长有些尴尬,连忙把两张纸装进信封,退给张建强。
薛副局长说自己完全相信周小茜,完全相信张建强。另外,还要好好感谢张建强,如果没有张建强部下及时赶到,昨晚的检查很难进行下去。如果没有张建强亲自出马,货车也拦不下来。
张建强摆手说,这都是公安应该做的,不用感谢。谁当公安都会这么做,监管执法同志也很勇敢,不怕困难,不畏邪恶。执法人员不怕流血流汗,就怕流泪,就怕有人背后使坏。要谢就谢周小茜,如果没有周小茜预先通知,公安不可能及时赶到现场。如果没有周小茜的预案,公安也不可能在后门截获运货车辆。
薛副局长连连称是,见张建强没有收回信封的意思,拍着张建强肩膀说,请建强放心,这个事情,领导会处理好的,决不让流血流汗的同志再流泪,自己会把证明材料交给“一把手”,不但要为周小茜正名,而且要表扬周小茜有勇有谋,机智灵活。
张建强做了这番铺垫,既消除领导的误解,又得到领导的肯定,觉得能安慰好周小茜。转身要去找周小茜,突然想起自己领导叮嘱的案件问题,就开口问薛副局长和秦林江,检测报告出来没有。秦林江马上接话,说已安排小沈副科长带人检测,估计一两天就会有结果。
张建强向监管局薛副局长表态,只要检测是假药,案值达到追刑标准,公安经侦部门一定全力以赴抓捕嫌疑人,即便达不到追刑标准,也会全力配合监管部门做好后续工作。
薛副局长听了张建强的表态,非常高兴,紧紧握住张建强的手说,案子破了,请张建强喝庆功酒,还要亲自到公安局送旌旗,为张建强请功。说着,真得从书柜中拿出两瓶酒,让秦林江先存着。
秦林江没有谦让,高兴地说,领导出酒我出菜,一定要请公安兄弟吃好喝好。说着,与张建强一同离开了副局长办公室。
(连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