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后的第二天,便跟着舅妈开始学习了做菜,说是做菜,却并不只有做菜,辛勤的农民在地里种出大萝卜、空心菜、花菜、土豆、茄子,再把他们带到最热闹的地方-菜市场,供家家户户挑选,我的学习之路便从此开始。
起床的时间是9点,到菜市场的时间是9点10分,小县城就是这样,一部小摩托,5分钟可以到任何地方,按着美团外卖点的菜,我开始采购原产品,过程并不如我想的那般曲折,一来是自己不会讲方言,二来现在大多数小贩们也不同意讲价,看到合适的,问个价钱扫码付款就结束了,逛完一圈到家,9:30
买完菜后进入了备菜阶段,先是择菜,第一天买的是苋菜、青椒,我不是头一次吃苋菜,但是是第一次择它,最底下的紫色部分要先摘掉,而后便是再择2-3次,把杆和叶稍微一分,重点是要把透明的长膜尽可能撕掉,这玩意是嚼不烂的,影响口感,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让我以第三者的视角,看见了蔬菜的一生。
种子从被种下的那一天起,开始茁壮成长,当然,有的在大棚里长大,细心呵护,小心培育。有的在田间里长大,狂风骤雨,能不能存活很大程度上要靠自己,所以,尽管都是菜,但仍有根茎大小粗细、叶子明亮暗淡之分,当成熟之后,便进入不同的市场,有趣的是,不同的是市场的销售模式,价格也天差地别,像山姆、永辉等大型超市,与小县城的小摊可差几倍,论品相,看起来也许是差不多的,对人类来说,主要还是用于饱腹,当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就更追求质量。现在,它到了我的手里,应当算是生命的倒计时,但却不会直接进入锅里,我还得挑一挑,洗一洗,以避免吃到坏的或是口感不佳的,按照舅妈教我的办法,我开始择菜。
我根据根茎的粗细,将其分为了两种剥离方式,粗的杆正常处理,大多都进入了洗菜盆,只有少数失手掐碎了,便进入了垃圾桶,细的便截然不同了,因不够熟练,许多刚掐就断了(正常短完要有透明膜出来可以更好撕),只剩下小小嫩嫩的叶子,而我却不懂,认为是烂叶(因为没法剥塑料膜了),也将其扔入垃圾桶,20分钟后,我开始二次择菜(把膜撕掉更多),毫无例外,大部分阵亡的又是细根茎的菜,当舅妈检查时,直呼浪费,把嫩的菜全丢了,而后便是洗菜,面对一大把苋菜,用强力水流冲洗后,一股脑的沥干水,本以为没啥问题,舅妈却指着盆里的许多菜,说都被洗碎了,我一看还真是,而后便开始教我正确的洗菜法,先是分成小部分,轻轻揉搓,一共要洗三遍,洗到水清,这样能最大程度把最嫩的菜保留下来,也可以把菜上的杂物尽可能清洗掉,而后便进入了炒菜的环节。
由于是第一天,我便站在旁边看,洗锅、热锅、下油、下菜(大量菜要手拿分批下,不能一股脑倒下去,否则很容易伤到自己),翻炒、下调料、再翻炒出锅,一套流程下来行云流水,舅妈问我简单否,我犹豫了,说不简单,按照我以前的个性,必然是嗤之以鼻的,但现在的我,却并不这么认为,从买菜到菜出锅,一系列操作从形式上看确实不难,但若要自己独立、熟练完成,绝非一日之功。
后来,第二天,第三天,我依然主要以看为主,最多负责择菜,洗菜,但愈发熟练,留下的菜品质越来越高,也开始进入切菜的流程。
第四天,买菜回来后,我正式进入实操的过程,择菜,洗菜,切菜,炒菜,在舅妈的技术指导下,成功做出了“梅干菜烧肉”、“青椒蛋饼”、“清炒苋菜”三个菜,味道,色相都还可以,舅妈说我可以出师了,但我心中清楚的是,这还不能算自己真正的出师,只有自己没有外力帮助时,能独立完成全套,并根据菜谱就能做出菜,才能算真正出师。
然今日要远赴齐鲁大地,贺给我人生带来巨大帮助的刘班长婚喜,便将学做饭之事暂时搁置,在动车上的8小时,正好能给自己充足这下这篇文章的时间。
其实人就如同蔬菜一般,从受精卵到呱呱坠地的婴儿,就如同在不同环境下撒到地里的种子一般,开始独一无二的旅程,18岁之前在地里,18岁以后,就要独自踏上新的旅程,然比蔬菜有趣的是,每个人都有相对的选择权,蔬菜不能决定自己去乡镇还是城市,但人可以,然这也仅仅到供人挑选的阶段,但高考是第一次方向可以发生重大新生的机会,专业选择的不同,就犹如对种子使用魔法,决定自己成为胡萝卜还是大白菜,亦或是土猪肉。大学毕业后,我们就形成了自己的简历,投到我们想去或者不得不去的单位,当然,也不会只投一个,所以许多货架上都有我们的身影,但别人也可以这么做,所以本质上还是没变,仍得供人挑选,哪哪里卖出去的可能性大呢?此时又有卖的出去、卖的贵之分了,从卖得出去的角度来说,无论在哪,首先自身品相要好,不说让人一见钟情,起码不能看见就摇头,类比到人身上,也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身上有能力、心中有底气,才足够自信,这时候拼的就是努力了,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学了多少,能用多少。学的快与慢,用的好与差是别人说的算的。这就如同找工作一般了,但人都是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的,因此都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蔬菜不一定希望自己卖的更贵,但菜农一定希望,那同样品质的蔬菜,在不同卖场,确实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同样要承受一定的风险,对于人来说,远离家乡的大白菜们为了更好的扎根,只能留在异地他乡,逢年过节才回来,但即使是这样,广大“北漂、南漂、京漂、沪漂”等求职者中中真正能脱颖而出,改天换命的,仍是极少数,但得益于我们国家的良好政治保障和法律体系,即使是极少数,也有着一定的机遇,敢拼就有机会,人们心中有向往,同历史年代生活相比,这已然是跨阶的飞越了。
然而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的,是我们的人生,很大可能如被择菜一般,若是根茎强壮,则存活可能较大,若是根茎细而嫩,即使再好,也很容易夭折,这里面有些是一开始没有经验造成的火力全覆盖,有的是行成经验以后的固有偏见,有的则是未曾想到的失误操作,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也并非我们的课题,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择菜者随着日积月累的练习,技术和水平都会不断上升,整体对于蔬菜的环境,也将更为进步,如果择菜者进步极慢或根本无法掌握此技能,则一定会被替换,由更适合的人来做这件事,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对于我们来讲,首先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选择,以使的自己具备足够的能力,到达较好的平台,自己才不至于太过脆弱。但,到达一个较高的平台以后,也有了一定的能力,真的就能过的幸福吗?我想,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以我在北京之日,用我们土话来讲,就是土鸡变凤凰,也让我充分体会到了何谓“人靠衣装马靠鞍”。
在北京的两年,是目前我人生出现的一次顶峰,虽经历无数黑暗,但同样见到光明,对于我的出身,我很清楚,也很明白,如果选择了离开,我可能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有同级别的平台,对那时的我来讲,放弃一个民办二本学历,依靠着领导的赏识,留下当12年士官,再转业回地方,会是很多人毫不犹豫的选择,我也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也询问了一些人的建议,最终决定回来,我知道,穿上军装,衣锦还乡一直是我的梦想,但那是平台所给予我的,但部队不能待一辈子,北京也不是最终的家,当一切褪去,我终将成为一个普通人,那时候,我应该用什么支撑起自己的内心,是我最为重视的问题。
这就迎来了蔬菜的第三次进化,第一次是高考,第二次是入伍,第三次就是退役复学,我从土豆又变回了土豆,但这次土豆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比之前更加优质了,未来是成为饲料还是成为美味佳肴,尚未可知,但我想,我真正向往的,就是追求卓越的这个过程,让我感到心跳加速,充满些许紧迫感的过程,是对无穷知识渴望的感觉。
只是,这一次,未来又一次进入了未知之中,但我想,这也许才是人类生命意义的一部分吧,蔬菜们也不会知道自己最终会去向何方,但可以坚强执着的生长,直到自己的极限,在这个过程,只有选择每天如何度过,是我们自己能把握的课题,其他是别人的课题,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没有人喜欢蔫了的蔬菜,自信的蔬菜才会散发光,也才有可能接触到更强烈的光,进而实现自己的蜕变,过程很长,但要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没有机会,就拼命修炼,最起码,要对自己有个交代,为自己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