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一个既饱含哲理,又有点伤感的名字,这是我听到这个名字时的感受。
梁冬老师是我喜爱的主持人之一,他本身也是个很有智慧的红尘修行者。读过他与徐文兵老师的《黄帝内经说什么》,还有他和刘丰老师关于高维智慧的采访对话,他是偏国学经典研究方向的一个人,这也是我喜爱的“路数”。
我们都是红尘中人,生在人世间,纷纷扰扰,如何活出喜悦和丰盛?如何寻根至“我是谁?”“我为何而来?”这些都是我们的绕不开的人生课题,唯有不断的反躬自省,向内探索,做一个慈悲与智慧并行的凡人吧。
定义自己好的同时也是在定义别人的坏。
想起前天晚上让大宝准备第二天穿的衣物,她有点不乐意,因为她已经在床上准备睡觉了。想让她凡事都提前准备好,不要把第二天早晨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找衣物上。她哼唧了几下后,我强制性地让她去做。当时的心理就是这样“我是对的”“我是为你好”。现在想想,我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能够写下来承认我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也是需要勇气的。)她已经上床准备睡觉了,而且她不是故意不准备,而是忘记了,孩子嘛,忘记事总会有的,需要家长不断地提醒。我或许可以和她多沟通一下,体会她那个时候的心情。或者,跟她说明一下“提前准备”的优点,然后让她自己选择。冷静下来,智慧自然涌现。
梳头发的事件也是类似的。大宝嫌早上时间不够,所以每天都没有梳通,直接就扎上,只有每次洗头发的时候才会梳通一次,可想而知,几天都没有梳通的头发该有多难梳,打结的不要不要的,她自己也难受,因为打结多,梳起来疼,随之,心情也糟糕得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所以我要求她利用前一天晚上的时间把头发梳通。
第一次执行的挺顺利,而第二天晚上,她不想梳了,我就有点来火。因为想到之前那个痛苦的梳头经历,我就烦躁。那种“我是对的”“我都是为你好”的心理又冒出来。其实,是为孩子好吗?既然为孩子好,为什么不顾及她的感受?她的感受不重要吗?重要,非常重要,这是同理心的培养基础。
可是她不想坚持了怎么办呢?和她一起做。让关系沟通更为顺畅的一个小方法就是和TA做相同的事,这就是调频。
孩子哭的时候,你也一起哭,而且哭得比他还大声,结果往往就是孩子会停下来,看看你发生了什么,这种反转的效果也特有戏剧性,同时传递给孩子一种支持――我并不孤单,爸爸妈妈和我在一起。
到新环境,与这里的人,做相同的事情,俗话讲“入乡随俗”,要的就是产生同频共振,关系好了,才能顺畅地进行事务处理。
再回到“为你好”的话题。过年回老家,给家里打扫整理,翻出很多旧鞋,就想要打包扔掉,结果妈妈急了――“不能扔,还能穿呢,多浪费呀,扔了还得买……”,我当时也是一种“我是为你好”的心理――这些你都穿不着的,放着也是占空间,都是自以为的“有用”,实则用不到,穿不着的。却完全没有顾及妈妈的感受――担忧,焦虑,害怕。
“为你好”是一个“糖衣炮弹”,不幸的是我们自己也会被这样的假象所蒙蔽而不自知。
“为你好”是一个潜藏在头脑深处的黑客,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实则是满足自己的需求,或控制欲,或存在感。
“为你好”是【我执】的一种,潜台词就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就该是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没有早或晚,没有快或慢。看着身边的人犯错,吹牛,只报以暖暖的眼神,不评判,不判断,正负之上,全然接纳,只是感受,体验这样一个生命过程和回归和谐的频率。
“我是谁?”――人生的终极一问。
我们都在穷其一生寻找着“我是谁?”的答案,或者是“我的价值在哪里?”――它的另一个呈现方式。
或许,这三个问题有助于你的人生课题。
一、我的笑点是什么?
二、我的泪点是什么?
三、我的讨厌的点是什么?
我喜欢幽默,冷笑话,我的笑点很低,孩子般的童真仍然可以在我身上看到。
我最近一次热泪盈眶是在唱《父亲》的时候。简单的歌词,却饱含深情,朴实而有力,句句戳心。我的父亲不善言辞,是一个“实干家”,默默耕耘,却不张扬。对我们的爱,也是这样。
他可以在我返校的时候,坚持骑几十公里的摩托,驮着送我和我一个月的伙食粮食,而我,带着他的关爱和期盼走进校门。
在我小的时候,他每次出差回来,抱着我坐在腿上,话却不多,但是仍然可以感受父爱的柔软。他笑着说:“我家二子就喜欢‘傻笑’。”却不知那是我最暖心的时刻。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我是你的骄傲吗?还在为我而担心吗?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
某日回家,看到父亲略带蹒跚的步伐和渐渐斑白的头发,心里很是伤感。小时候仰望的依靠的父亲在岁月的洗礼下渐渐苍老,可是我多么希望“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我长大了,该成为这个家的依靠了!
讨厌点,是一个需要深度挖掘的课题。我不喜欢拖拉的行为,我不喜欢脏乱的环境,我不喜欢表达不清……有很多点,有些是没有例举,有些是自己都还不知道。所谓“反鞠自躬”,就是你看到的别人身上的缺点,其实这些你自己身上都有,否则,你也看不到。这是很有意思的反转,也是需要不断觉察修正的课题。
少一些“应该”,多一些“活该”。
“应该”是一个枷锁,一个框架,限制了很多。“应该舍己为人”“应该懂礼貌”“应该好好待着不捣乱”“应该在课堂上正襟危坐听课”等等。而不被框架所束缚的,大胆追求自己梦想的人往往都能成功。
《零极限》的一段对话让我印象深刻。修.兰博士和乔.维泰利(简称乔)去吃汉堡,乔问修.兰:“汉堡不健康,但是又没别的可以吃,怎么办?”修.兰博士也是一个注重饮食健康的人,他说:“食物本身并不重要,吃的时候的想法才重要。”
吃的食物,就算不健康,但是如果你带着一种开放,接纳的心态的话,那么食物的能量会很快地通过你,不好的部分也会很快地被代谢掉。如果吃的时候是带着一种恐惧、害怕的频率,那么食物就会容易在你的体内堵塞,不容易被排泄。
跟孩子比较,我们有很多自愧不如。孩子想吃就吃,想哭就哭,想跑就跑,想跳就跳,不会去在意别人的眼光,不会去在意那么多条条框框。
我想“以孩子为师”,也包括这些方面,学习“上古天真”,修行在这人世间,放下那么多的世俗,那么多的框架,那些都是人们为自己上的心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