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王素萍。
很高兴在007品牌孵化营认识杨老师。因为她的文章吸引了我,她在文章中谈论了从小有阅读习惯和没有阅读习惯的区别,突然很庆幸自己给贝贝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开始分享亲子共读书籍前,我想分享一下我是如何与亲子阅读建立联系的。
贝贝一岁前看的是布书、以及10块钱7本的认知书、挂图;;当贝贝十一个月的时,我带她去小区一位宝妈家玩的时候,聊天的过程中说到读书,她讲述了她身边的案例,她学长夫妻租住在北京三环团结湖的一间合租房里,家靠近图书馆,周末就带娃去看书,现在她女儿5岁,特别爱看书,很少和父母孩子哭闹说买玩具,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我听完心动了,我也想培养这样的孩子,回家就开始搜索亲子阅读的文章,优质的育儿文章留言区很多妈妈记录了因为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当孩子渐渐长大带给他们很多语言上的惊喜故事,打动了我,我的想法是如果我坚持给孩子读,我的孩子也会成为这样暖心的孩子。
那段故事之后,我开启了绘本探索之旅,送给贝贝的第一个生日礼物是绘本。
在搜索绘本书单的过程中发现了粲然的《骑鲸之旅1》0-2岁亲子共读不可不知的神奇魔法书籍,《骑鲸之旅2》2-3岁亲子共读不可不知的演练、涂鸦和手工。包括日本绘本作家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彭懿老师的《图画书这样读》,买回来依次阅读,满心欢喜。有了那么多优秀作者的故事,坚持带娃阅读肯定能做到。
带着孩子坚持阅读每天至少半个小时,有时候更多时间(一岁前不算的话,还差20天就坚持三年了),和孩子一起阅读,我也从绘本中学习很多方法和语言用在和孩子碰见的类似场景和经历里。
绘本里的情绪表达,让我学会了和孩子表达情绪,绘本里的生活习惯绘本,绘本里温暖表达爱的绘本,让我从一个打孩子的妈妈到不打孩子、努力做温柔而坚定的妈妈,这路上有孩子对我的包容,和我自己的努力学习育儿和实践,看见我自己,才能看见孩子。我的孩子在我看来很多事情真的已经做的很棒了!并且在我身边认识的一些小孩妈妈心中我家孩子也被公认为开朗、明事理。
铺垫完了,我开始分享今天的阅读(骑鲸之旅的前言部分)
亲子阅读,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需要认识到,这不是什么学习任务,它和一起搭积木,一起望涨潮,一起游乐园并无不同,然而,从另一个方面,她确实能带给你邂逅无穷魔法与惊喜。
[if !supportLists]1、[endif]我得谈谈自己的人生观。
这关系到为什么那么早进行亲子阅读?我是轮回论者,因此相信觉得孩子看得懂吗?这样的质疑,毋庸理论和回应。因此不仅在阅读时间,只要他愿意听,我乐于和他谈论世间万物和生命真相。
说这话。我的意思不是说你必须成为一个轮回论者,而是说亲子共读需要有个孩子本位的前提,不是“我在教育你”,这绘本很多人推荐,也很贵,你要给我读下去,看书才是好孩子,看书就要学好,要学书里的道理,这些前提都是外化的,居高临下的。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的亲子共读,对你和孩子而言都会非常痛苦,充满偏执和虚妄,这是一条错的路。
在开始亲子共读前,你一定要认识到,你和孩子就要像亲密好友那样啦!在往后的日子里,你们的世界将渐行渐远,但这样互相依靠着捧着书的时光,是足以让你们在岁月中安静驻足的基石,通过共读,你们一起看见美,听见彼此的灵魂。
2、亲子共读的第一个成果是失败。
有很多妈妈跟我说,我的孩子十个月了,我给他念书,他不仅不理我,还撕书。宝宝根本不爱书,怎么办呢?
呀,做妈妈的人真的有很多幻想呀!我不禁想问,你们认为亲子共读的开始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当你捧起一本书,满地鸡毛的房子立刻万籁速寂,孩子变身天使,甜蜜地靠在你怀里,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舌绽莲花,当你读完一本书你爱的书,他们就乖乖睡着觉?
这不是真实,多舛,却给你无限惊喜的育儿人生。
0-2岁的亲子共读,我经常觉得就像骑鲸之旅,你在生命的海洋遇到一只通具人性却无法表达的小鲸鱼,你们一见倾心,但它有自己无限无垠的好奇心,也有可以供它自由遨游的大海,为了和它共游,,你要诱哄它(甚至把自己伪装成另一只胖笨鲸鱼),和它谈论它理解和感兴趣的事,一步一步靠近它。
在具体的阅读中,有三件事是可以在初次的亲子共读中进行的。
魔法A:找到孩子的兴趣点:
一开始,我们要经常翻到孩子肯定会感兴趣的那一页。说你看哥哥也摔过东西,这个足球米尼也有一个,垒高高的事情米妮也常做,在孩子专注力只有几分钟的婴幼儿期,让孩子时不时停下来凝视书页,是你在他心田里种下的一颗善因,
魔法B:不停重复
婴幼儿期的孩子,尤其是一岁半前的孩子,除非他自己要求,需要的书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多,他们更喜欢不断重复”那几个:那几页的故事,如果你意识到宝宝有这样的要求,快停在那里,这是亲子共读的第一缕曙光,不断重复阅读,想带领婴儿无数次的认识回家的路,能一再加深宝宝的安全感,听着你念书,他们心里会不断欢呼。哇,这个我知道。这个我记得。经由这样的过程,他们感受到的人生不在茫茫无期,而是充满笃定和信心。
魔法C:快乐的接受失败:
我一直认为亲子共读的第一个成果是不断地扔下书,不断地失败。对父母而言,这是孩子给我们的开示。你独自唠叨的时间太长了,这是你的自以为是,整个世界在等我玩,我没空看你的书。如果说像你说的那么好,为什么不让我咬一口?
小宝宝们真的是一群小鲸鱼。,如果他们不愿意游向你想去的岛屿,就一起漫无目的的浮游在大洋之上吧!比起看书,由孩子指引着享受世界,这样的时光更加珍贵。
亲子共读的内容分享到这里,下次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分享给孩子做一个独立书架、用阅读把孩子真正的“孩子气”延续的更久一些。
为了让大家对这位作者有一些了解,我像你们推荐哔哩哔哩出品的《但是还有书籍》纪录片,里面有一集讲述的是《骑鲸之旅》的作者粲然。
看了她的故事,真的很感动。对她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在《骑鲸之旅》里写到:“在我捧起绘本之初,也曾把共读当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育儿“药方”,但愈深入这场骑鲸之旅,愈发现共读这一行多半不能直接作用于琐碎繁杂的育儿现实。它绝非轻松的、可以托付责任的“解决之道”———如果没有共情、理解、感动蕴含其中,没有写作者、朗读者、听者的全身心地打开自我、在故事场中进行灵魂对话,任何绘本都是空白无力的。
读完上面这段话我无比欣喜,我曾也是带着这个念头开始读绘本的,可是从一岁开始每天抱着孩子读绘本,越读越发现,绘本不仅带给孩子爱的体验,也在弥补我小时候的遗憾,我在绘本里看到了更希望我的父母在我小时候对我说的话,《猜猜我有多爱你》《愿世间的一切美好都属于你》《谢谢你做妈妈的宝宝》《小宽你要坚强》,还好我在孩子小就可以利用故事学习怎么对她表达爱,孩子比父母更善于表达爱,到两岁还不会说三个字的贝贝,记得有天晚上读《猜猜我有多爱你》,读完我问她爱不爱妈妈,她便说出,我爱你,妈妈,那一刻我无比感动。很开心贝贝现在做到了把所看到的书籍里的词汇和内容运用到生活里。
在纪录片里有个片段我看了仍然很感动,在粲然的三五锄每年会举行图书馆奇妙夜,让孩子的玩偶留在图书馆中一个人睡觉,让孩子在离开图书馆之前对自己最爱的玩偶说一会话,粲然会和老师模仿说要抱着玩偶说要勇敢哦!老师会带着书去寻找适合小朋友现在的状态下需要的书,去共读和倾听,让玩偶抱着这样的书去睡觉,老师还会以玩偶的口吻给孩子的写信,说说为什么选这本书,经常哭的孩子会收到一本关于哭的书,这本书不是告诉她不可以哭,而是告诉她哪怕哭也是一个好孩子。一个刚刚掉牙的孩子会收到一本我换了一颗牙这样的书,实际上每个孩子都会收到和她内心对话的一本书,这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实际上我们觉得她是一种祝福。
粲然说:绘本就像抛向远方的锚,能为孩子们漫长而未知的人生旅程指引方向,为她们带来安定的力量,童书是非常非常有力量的,她的力量并不是征服一个王国,或者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它的力量是,他总是在微小的事物上面去呈现她的魔法,就是像孩子的心一样,像小草萌芽一样的,只有孩子的心灵,被这样的事物润泽过,她真正的魔法才会产生,这样的魔法会支撑她们,在最叛逆的时候、在心里最有失败感的时候,在遇到孤单和死亡阴影的时候,去支撑她们,去选择,真正近乎心灵最光明的事物的那一条路。所以我觉得这就是绘本共读的父母给到孩子或者成人给孩子传递的最大的幸福。
看完满满的感动,我好像也是这样做的,当贝贝出现某个问题,我不会说教,而是会去寻找资源,找到适合孩子目前问题需要解决的书,让她带入故事情节,就如有段时间她总拿手吃饭,别人劝我要改正,都两岁半了,我说没事,但是我内心还是有点慌的,无意间买书搜各大出版社童书时发现了一本《我不再吃手了》,买回来我就给贝贝读,用夸张的声音给她演绎里面的情节,有时候在吃饭她用手时我会说我不在吃手的故事情节,问贝贝用手吃对不对呢?她就会拿起勺子,我也会告诉她用勺子吃饭需要慢慢练习,我们可以用一会勺子,用一会手,她也照做,慢慢的练习的次数多了。她在用手时就会想起绘本里的话,然后放下手去拿勺子吃饭,我很感动这些绘本里的话语变成她自己内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