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朋友们分享三句话。
越忙越出效率
上个周四,爱人从河北美院授课回来,立时我变得慵懒。他不在家时,我每天五点一刻准时起床,给孩子烧水,雨天开车送他上学,晚上风雨里去接他,比较走心地给他准备晚餐,他半夜咳嗽,我跟着忧心,看病拿药,盼他快好。人啊,没了依靠时,只能自强。在照顾好孩子,完成好自己的日常教学任务之余,我每天读读书,写写字,写写随笔,生活得规律而节制。能分担的人回来了,我的紧绷的状态立刻松弛了下来,多天来基本不贪睡的我开始赖床了,周末的早上能睡到七八点,午休要睡一两个小时。这可不行!我对爱人说,你一回来,我就颓废了,没了斗志,胡吃海塞,书也不怎么读了,每日一记不推到最后一刻不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样下去是不行的。爱人说,成全你!我只在家休整一周,而后再去三周。你怎么不早说?我嗔怪道。我以为你知道。他轻描淡写。
其实,我俩有一个共识,即越忙越出效率。回忆他书法创作的巅峰时期,恰恰是他开广告公司最忙最苦最累的那些年,每天忙完那些诸如印条幅、搭舞台、立拱门之类的体力活,回到家里,基本上是晚上九点、十点,草草吃过热过的晚饭,他开始在书房静心临帖创作,这是干了一天繁重的体力活后的调剂,他专注而投入,甘之若饴。毫不夸张地说,哪怕是枕边人,我也不晓得他是几点睡的。那些年,他投全国展,基本每投必中,几乎从不落空。后来,他从广告公司抽身出来,专门从事书法创作,闲暇的时间多了,书法事业的发展反而进入了“高原期”,很难突破。因此,他总感慨说,越忙越出效率,越忙越出成绩。
回忆自己的学书历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2003年,我入全国第三届妇女展时,儿子不满两周岁。爱人那时忙于生计,几乎是指望不上的,儿子自半岁害一场病后身体孱弱,几乎没好过十天半个月,时常在夜里发烧、咳嗽。我和婆婆时常奔波在带孩子去医院或诊所的路上。其时,婆婆已七十挂零,也难为了老人家。那两年,时逢新一轮课改的开始,我从一年级起教新教材,培训多,反思多,上观摩课也多。即便是这样,我努力做到三方兼顾。教学上,那几年成长得最快;书法上,第一次入了国展;儿子,也逐步健康成长。2011年,爱人去中国美院进修山水画,那一年,我自己带着孩子在家。多少个夜晚,在儿子熟睡后,我伴着碑帖入眠。也是在那一年,我创作的作品入了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之后,“贞元杯”入展,“钟繇奖”入展,那两年,也是我学书道路上的里程碑了。
小林说,“人性最贱之处在于,在工作越紧张、生活越艰难时,实现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的愿望和冲动,反而更强烈了。这时的见缝插针争分夺秒的创作,往往是最高效的。而一旦悠闲下来,失去外界的压力,创作的动力也会随之消减,真的是莫名其妙。”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
完成比完美重要
不少认识我的朋友,都说我是完美主义者。其实,这是误读了我。年龄越大,越觉得这个世界哪里有完美?“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或许,不完美才是完美。以前,只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一事当前,不是马上去做,而是耽于幻想,想法美好,却不去积极地实施,拖延,一再拖延。现在,不拘好坏,先做起来再说。这个改变,大概始于2013年,这一年,在梁恕俭老师的“鼓动”下,我开了新浪博客,因而结识了诸多同道友人。起初,大多是转载别人的文章,后来,自己也能写上一小片儿,虽说是豆腐块儿,终究是自己的文字。渐渐的,有博友留言。慢慢的,有同道好评。就这样,断断续续,在新浪博客呆了有五年。后来,有了简书,这两年博客就登的少了。开始写简书是去年从教师成长学院回来,8月26日发了第一篇简书,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周一更,一周年时,我写了42篇,没完成预定计划。从今年9月16日,我给自己定了个新的目标,每日一记。用简书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思考,让写作、阅读成为和吃饭、呼吸一样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我不在乎我的文字完美不完美,只要在完成,我觉得,一天就赚了。
成长比成功重要
重新学习做父母。
这些天,一直在反思孩子的教育问题。心灵问题不解决,其实是没法干事的。我发现,焦虑的父母只会徒增孩子的焦虑。
我的孩子是比较有个性的,而我,很多时候没有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偏偏让他依从我,让他随我。我抱怨他学习不够刻苦,没有我当年吃苦的精神;我唠叨他不爱阅读,高三短暂的周末休息时间用来打游戏或听音乐;我时常无形中拿他和班里最优秀的孩子相比……直到某一天,儿子突然说,你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母亲,我在家里没有在学校生活得开心。我心里一惊!侧面问问他的班主任——极有方法又极负责任的王老师,孩子在班上怎么样?老师说,孩子很好啊!会利用时间,成绩相对稳定,和同学相处也很融洽。为什么我眼里的孩子和老师眼中的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为何在家里,我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点?
在这一点上,爱人比我开明。他时常抓大放小。他对儿子说:健康重要,学习尽力,做到这两点即可。所以,我一手带大的孩子虽长大后和他爸爸一样沉默寡言,但从心底他是亲近爸爸的。不,这也不由我说了算,爱孩子和不爱孩子由孩子说了算。“我们只能给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爱,其他的,都是爱我们自己罢了。”
多么痛的领悟!
渐渐悟出:教育就是全部地接纳孩子。接纳孩子的一切,特别是接纳孩子的缺点。如王君老师所言,“一个好的心智模式一定是在第一时间发现自我和他人(包括自己的家人)的优点,而不是聚焦缺点,面对着人性的许多弱点,做母亲的应该有过滤功能。看见,是一种修炼;看不见,也是一种修炼。”
接受一个平凡的孩子,坚持在平凡中保有独特的个性,这有什么不好呢?生命生而向前,生而向上。成长是孩子的天性,准许孩子慢慢成长为他自己。当我们抱着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信念,也许我们会少些焦虑,多些平心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