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于“藂(cóng)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京锥文也”。“犎fēng牛臆者,廉襜chān然”;浮云出山者,“轮囷”然;轻飙拂水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泚之;谓澄泥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箨”tuò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籭簁”shāi然;上离下师。有如霜荷者,茎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佳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dié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佳及皆言不佳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否(音pǐ)臧”,存于口诀。
释义:
一般说来,采茶的季节通常在农历二月、三月、四月间。
生长最好的茶树,其柔嫩的枝茎和茁壮的幼芽犹如春笋,生长在风化比较完全的肥沃土壤里,长达四五寸,好像刚刚抽芽的薇、蕨,要在有露水的清晨前去采摘。次一等的茶树,其茶叶较为细弱,生长在草木丛生的地方,从一条老枝上有发出三枝、四枝、五枝新梢的,可以选择其中长势比较挺拔的进行采摘。
至于采摘的时间,当天有雨不采,晴天有云也不采,只有天气晴朗的时候才能采摘。采摘的茶叶,还要经过六道工序进行加工制造,上甑蒸熟,用杵臼捣碎,拍压成形,烘焙至干,穿饼成串,包装封好,这样就可以制成干燥的茶饼了。
茶饼的形状千姿百态,粗略地说,主要有以下八种:有的像北方游牧民族穿的靴子,表面皱纹很多;有的像野牛胸部的皮囊,有衣服飘动似的褶痕;有的像浮云出山,盘旋屈曲;有的像清风拂水,微波荡漾;有的像陶工筛出的细土,再经过清水沉淀出的泥膏,光滑润泽;还有的像新垦辟的土地,被暴雨急流冲刷过似的,凹凸不平。以上这些都是精致的上等茶。有的茶叶好像笋壳一样,枝梗坚硬,很难蒸捣,因而制成的茶饼形状仿佛布满孔眼的箩筛一样;还有的茶叶好像经霜的秋荷一样,茎和叶都已经凋败,改变了原有的形状和风貌,所以制成的茶饼外貌就显得干枯憔悴,这两种就是比较粗劣、过老的低档茶。
综上所述,茶叶从采摘到封藏,共有七道工序;而茶饼的形状和品质,则从类似游牧民族的靴子到好像霜打的秋荷,可以分为八个等级。
关于饼茶品质的鉴定,有人以为茶饼的外表光泽、色黑、平整,就是品质精美的好茶,其实这是下等的鉴别方法;有人以为茶饼的外表皱缩、色黄、凹凸不平,就是品质优良的佳茶,其实这是次等的鉴别方法;如果认为上述标准均不足以鉴别茶叶品质的优劣,而又能系统全面指出好茶的优点和粗茶的缺点,这才是最好的鉴别方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压出汁液之后的茶饼表面就有光泽,而含有汁液的茶饼表面就皱缩;隔夜制造的茶饼就色黑,而当天制造的茶饼就色黄;蒸压坚实茶饼表面就平正,而压得不实甚至任其自然茶饼表面就凹凸不平。就这个意义上说,茶叶和其他草木叶子是一样的。
茶叶品质好坏的鉴别,另有一套口诀(可惜茶圣陆羽没有记述下来,后人已无存知晓了。)
读后感
这篇“茶之造”,重点叙述的是唐代饼茶的采制方法和品质鉴别方法。我尝试回到当时的情境下可能更好理解。
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个农业文明,受季风气候影响,唐朝早、中期气候温暖,商贸繁荣,经济达到巅峰,民生富足。茶在当朝权贵与文人墨客助推下,非常重视茶饮和茶品质。清明节,宫廷举行最大宴请活动“清明茶宴”,特派茶史太监监察,并设“茶舍”和“贡茶院”,专管贡茶采制、品鉴和进献,要求凡是贡茶都以早摘、早加工为贵,所以当时主要以采制春茶为主。
陆羽《茶经》很重视春茶的采摘时间和天气,文中明确采制的茶通常在农历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要带露采茶,晴天无云采茶。这对于当时手工制茶条件来说是经验之谈,靠天吃饭。追溯其本质,是追求鲜叶品质。
但随着生产条件改善,茶叶采摘在认知上已有很大不同。如今阴雨天也可采茶;对鲜叶品质讲究不再追求带露水,而转向茶叶嫩度等;季节方面也不仅仅是春茶,据史书记载,明朝时采摘的季节已逐渐延长,有头春,二春,三春等春夏茶,还有秋茶。同时因茶叶生产地区气候条件不同,各种成品茶对原料的要求不同,采摘季节的先后差别也很大。地方暖的开采的时间也会早。如今最南部海南岛全年都在萌芽,可采十个月以上;长江以南采摘期有七、八个月;长江以北有五、六个月。时代不同,茶叶采摘方法与要求已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采摘季节、采摘标准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本质上从未变。
众所周知,制茶技术与采茶一样,对茶的品质影响也很大,但陆羽《茶经》只写了一句话:“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十几个字表述了当时蒸青制茶的工序。是陆羽《茶经》不重视吗?我的理解是:茶是大自然赐予的礼物,产地是根,采制严谨、不马虎即可,标准化的作业流程,能一句带过,又何必多言?简洁明了更易传播。唐朝这一蒸青制茶工序,后传播到了日本、印度和前苏联等,这些国家的绿茶制法至今仍主要沿用蒸青制法,特别是日本。国内虽然大部分绿茶在明代已被炒青替代,但湖北和台湾等部分地区也仍然有采取蒸青制法制作绿茶,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再说,一千多年前的陆羽《茶经》,当时也很难预知,茶品类的增加与人们饮茶方式改变,制茶技术会不断演变。这种演变尽管有些缓慢,但还是变了。尤其近20年,机械化制茶已逐步代替原来的手工制作。但无论怎么变,各类茶的制法与品质,在各个工艺阶段还是相互联系的,与《茶经》中的制茶工序一样环环相扣。这些联系,按吴觉农教授的专业说法,都是以一定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规律为基础。吴教授说:"制茶的每一个技术措施,都与茶叶生化密切联系,研究具体茶类的化学和生物化学与制茶技术的关系,从而改进制茶技术,便能生产出人们喜爱的优质茶叶。"这是我所了解到的,当下最科学的茶叶制造了。隐约感觉,它离我们越来越近。
有时,我希望它慢一点,保持个性;有时又希望它快一点,有统一的标准不至于混乱。这些年学茶,我总是越学越不懂,究其原因,是没有茶品质的品鉴标准。买对过,也买错过,在试错过程中逐渐了解到:自唐以来,茶品质品鉴的审评方法几乎没变化,始终以感官审评为主。如今所使用的定型的审评用具和表达品质特点的审评术语,均源于18世纪,茶叶成为国际性商品,基于贸易需要。而感官审评最大的特点就是主观性大。
陆羽《茶经》对茶的品质审评,便是通过视觉,来鉴别外形和色泽以区分茶的质量等级。这篇文,用大量篇幅来阐述了具体的鉴别方法,可以说首创了成品茶的鉴别课题。通读下来,虽过去的经验不足以支撑后来的发展,但茶叶品质鉴定本身,无论是唐朝还是当下,始终是业界审评与消费者最关心的重大问题。
2021年创新中国茶大会上,有专家介绍已启动用仪器检定代替感官审评。这无疑是技术上的新突破,如形成一定规模,它或将终结感官审评,又或在较长时间内与其并驾齐驱,两条腿走路。但无论是怎样,茶制造的改革浪潮,已然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