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一十七
原文
乾隆戊寅,卢雅雨转运扬州,一时名士,趋之如云。其时刘映榆侍讲掌教书院,生徒则王梦楼、金棕亭、鲍雅堂、王少陵、严冬友诸人,俱极东南之选。闻余到,各捐饩廪延饮于小全园。不数年,尽入青云矣。鲍见赠《玉堂仙人篇》,不及省记;仅记梦楼《偕全公魁使琉球》二首云:“一行金埒响琼琚,公子群过水竹居。卯发也须千万值,绮年多是十三余。将离更唱红兰曲,相忆应看青李书。鹦鹉香醪斟酌遍,不知凉月透交疏。”“那霸清江接海门,每随残照望中原。东风未与归舟便,北里空销旅客魂。尽夜华灯舞鸜鹆,三秋荒岛狎鲸鲲。他时若话悲欢事,衣上涛痕并酒痕。”余按:琉球国王贵戚子弟,皆傅脂粉,锦衣玉貌,能歌,以敬天使,故移尊度曲。汪舟次先生集中所咏,与梦楼同。
译注
乾隆戊寅年,卢雅雨做扬州转运使,一时间名人贤士,趋之如云。当时刘映榆侍讲掌管安定书院,学生徒弟有王梦楼、金棕亭、鲍雅堂、王少陵、严冬友等人,都是江浙一带的出众人选。听说我到了,各自捐助我一些粮食且宴请我在小全园喝酒。没过几年,都去世了。鲍雅堂赠我《玉堂仙人篇》,记忆不起来了;仅仅记得王梦楼的《偕全公魁使琉球》二首诗:“一行金埒响琼琚,公子群过水竹居。卯发也须千万值,绮年多是十三余。将离更唱红兰曲,相忆应看青李书。鹦鹉香醪斟酌遍,不知凉月透交疏。”意思:一行名贵的马匹玲珑作响,一群公子哥路过水竹居。小孩子也可能腰缠万贯,青年多是三十多岁。将要离别的时候又唱起关于红兰的词曲,以后应该靠着看看书信相互回忆。欣赏鹦鹉畅饮美酒享受个遍,不知道冷冷的月光已经透过窗户。“那霸清江接海门,每随残照望中原。东风未与归舟便,北里空销旅客魂。尽夜华灯舞鸜鹆,三秋荒岛狎鲸鲲。他时若话悲欢事,衣上涛痕并酒痕。”意思:那霸清江连接着海门,每当傍晚都会随着残阳想望着中原。东风不给归舟顺风的方便,客居在外的人只好在花街柳巷空虚销魂。整夜在华灯下逗玩八哥,在荒岛上多年无聊戏耍鲸鱼。有时如果说起悲欢心思,衣服上泪痕和着酒痕分不清。我加按语:琉球国的王侯贵族子弟,都涂脂抹粉,穿戴漂亮貌美似玉,能歌善舞,为敬天子派来的使者,所以前来歌舞。汪舟次先生诗吟集中所咏的,与王梦楼一样。
刘映榆,即刘星炜(1718年11月5日-1772年2月28日),字映榆,号圃三,室名思补堂。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政治人物、学者、骈文家。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工书法,以风韵胜。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清代书法家、诗人。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自此无意仕进。不到五十岁,即究心佛学。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
金兆燕(1719-1791),字钟越,一字棕亭,安徽全椒人,约清高宗乾隆四十年前后在世。幼称神童与张鹏翀齐名。性不耐静坐,多言笑,时目为喜鹊。乾隆三十一年(公元一七六六年)进士。官国子监博士。
鲍之钟(1740-1802),清诗人。字论山,一字礼凫,号雅堂,丹徒人。鲍皋之子。之钟少负隽才,文采秀逸,以《初月赋》为山东诸城刘墉所知。乾隆下江南,之钟献诗赋,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及第,历充广东乡试副考官,升户部郎中.
严长明,[清](公元一七三一年至一七八七年)字冬有(一作冬友),一字道甫,江苏江宁人。
饩廪,汉语拼音xì lǐn,月薪的粮食。
金埒,拼音:jīn liè,释义:1、用钱币筑成的界垣。2、借指豪侈的骑射场。3、借指名贵的马匹。4、金色的围墙。
琼琚1、精美的玉佩。①《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毛 传:“琼,玉之美者。琚,佩玉名。” 孔颖达疏:“琼琚,琚是玉名,则琼非玉名, 故云琼。玉之美者,言琼是玉之美名,非玉名也。”② 郭沫若《屈原》第四幕:“这比任何珠玉、琼琚的环佩还要高贵。”2、喻指还报的厚礼。明史谨《谢郭舍人赠腊梅》诗:“折来为乏琼琚报,聊托微言表寸心。”3、比喻美好的诗文。①唐 韦应物 《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诗:“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②唐权德舆《奉和圣制重阳日》诗:“宸衷在化成,藻思焕琼琚。”③元 耶律楚材《西域和王君玉诗》之三:“君侯乘兴写佳篇,我得琼琚价倍千。”④清 金农 《蔡七舍人削牍寄予因答所贶》诗:“临风答嘉藻,何日诵琼琚。” [1] 4、喻雪。明茅平仲《夜行船序·宴蓟镇宛在亭四景》套曲:“风渐寒同云密布,雪乱舞满地琼琚。”
鸜鹆,鸲鹆雀形目椋鸟科。学名为鸲鹆,别名有许多,如鹦鸲、寒皋、华华、鸜鸲等,八哥是俗名,但这一名称却日渐取代了鸲鹆,即使是在非常专业的鸟类学书籍中也常使用八哥这一名称。我国的八哥有三个亚种:指名亚种几乎遍布我国大陆各地;台湾亚种为台湾留鸟;海南亚种为南海诸鸟留鸟。
鲸鲲,即鲸鲵。比喻凶恶的敌人。
汪舟次即汪楫,清(公元一六二六年至一六九九年)字次舟,(一作舟次)号悔斋,安徽休宁人,寄籍江苏江都。生于明崇祯年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八年,年六十四岁 。性伉直,意气伟然。力学不倦,日索奇文秘籍读之。岁贡生,署赣榆训导。康熙十八年,(公元一六七九年)荐应“博学鸿儒”,试列一等。授翰林院检讨,纂修明史。著有《崇祯长编》、《悔斋集》、《使琉球杂录》、《册封疏钞》、《中州沿革志》、《补天石传奇》、《观海集》一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