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太阳,懒洋洋的,没有生气。
几个老者和后生,在朝阳的墙边,或蹲或立,不知闲扯什么。
电线杆子的影子渐拉渐长,晒阳的人也先后离开了。
"五子,还到塘埂那边望望,小大姐和四哥挑米可家来了。"
我知道,今天姐姐和哥哥又去湖陇粮站帮人挑米了。
实行定量供应粮食以来,定量很少,不够吃。听说湖陇粮站加工的大米有一些二段子(不是整米)米,一斤计划能买一斤二两二段子米,那时的粮本计划在╳╳区内粮站是通用的。一些精明的人就跑到湖陇去买二段子米,目的是能多买一些,吃得饱一些。
一些没有劳力的人家就叫人帮买帮挑。一担米(100斤)给一元二角钱挑力。
土桥到湖陇二十五里路,几个大圩,几条长长的大圩埂,下雨天路特别难走,中间还要过一条老宽老宽的圩沟,沟上有一座桥,叫“一字桥”,上面用两根木料捆在一起,供人行走。
姐姐和哥哥是家里的劳力,吃饭就靠他们挣钱。
那一年,姐姐十六岁,哥哥十三岁。
两只米袋、两根短绳、一根短扁担(他们人小,长了不行),就是他们挣钱的家伙什。姐姐能挑60斤,哥哥能挑40斤。
早上太阳出山就走,带上两个山芋,下午两三点到家。
姐弟俩一天能挣一元二角钱。
多少次了?不知道。
今天早过了该回来的时间了,妈妈有点着急,再加上买米的人家几次来看,催着要米,我不止一次跑到街外的塘埂头向远处望,望不到人影。
天渐渐黑下来,风又刮起来了,真有点冷。
妈妈坐不住了。拿起靠在门边的一根细竹杆,一只手杵着,另一只牵着我,"去迎接小大姐和四哥去,真是怪事,到现在都没回来。"
我们母子互相搀扶,借着上弦月的微弱光亮,高一脚低一脚地一直走到街外一里多路,除风声外,夜静得很。忽然,远处好象传来嚓嚓的脚步声。
我们停下脚步,静听。
好一会儿,两个黑影一前一后地走到我们面前,定晴一看,是姐姐和哥哥。
妈妈本想责备,语气又软了下来,"死丫头,急死人了,怎么到现在才回来。”
跟在姐姐和哥哥的后面,我和妈妈一道到家了。
担子一歇,哥哥就说:“过一字桥时,我在前,小大姐在后,我快到桥头时,她一个踉跄,连人带米一起掉到圩沟里去了,幸亏米袋扎得紧,水不深,她拖起米,往岸边爬上来。”
“那时,太阳才偏西,我们就把大手巾(揩汗用的白布巾)铺在地上晒米,太阳快落山了,我们才收起米回来,姐姐的衣裳还是湿的。”
妈妈没说什么,催促姐姐快去换衣服,吃粥去。
妈妈一个晚上都没睡觉,在火桶里一次次烘湿了的米。
第二天早上,人家又来要米,妈妈把昨天的事说了一遍,并且讲了,挑力我们就不要了。
那家人,看看米,没有少,也没有大碍,也就没再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