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有过这样的场景,看到别人拿到了某项成果,就开始羡慕起成果背后的「才华」来。才华,其实就是「基本功的溢出」,就是「想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才华,仅仅是结果,而不是过程。才华不仅不独立存在,甚至也没有追求的必要。基本功一到,藏都藏不住,会溢出来的。
说到基本功,你可能会想到一万小时定律,任何事情做了一万小时,就能从菜鸟变身成为专家。实话说,这个定律并不是绝对的,最多只能算部分成立。而能否成立的关键点,其实就是两个字,「用心」。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在一件事上用没用心呢?
1.「用心」:在开始行动的过程中,持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做好。
2.「不用心」:这件事能不能做成不重要,反正做了能交差就行。
如果把一万小时花在「用心」上,才华自然会长在你的身上。如果把一万小时花在「不用心」上,你得到的就会是能力的停滞不前,感觉特别无聊。
比如一个人能够写出亮眼的文章,一定是花了很大的功夫反复打磨,逐步修改出来的。整个修改的过程,就要深度思考很多问题:核心观点是否贴近目标人群的真实情境?能否创造价值增量?逻辑是否自洽?是不是口语化、形象化,实现0基础沟通?文章采用怎样的撰写结构才能吸引人往下阅读……
不用说,能够按照类似的思路撰写文章的人,人家背后肯定是花了大量时间磨练基本功的。大部分时候,这里面没有才华什么事,就是花了时间。你看,从外面能看到的让人羡慕的东西,换个角度理解,其实就是他内在修炼的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的我越来越看重「基本功的积淀」,如果一份时间没有花在基本功的积淀上,就会产生一种「寂寥的空虚感」。
不得不说,曾经喜欢外在红火热闹的我,现如今开始逐步追求内心的积淀宁静。我并不反感热闹,而是不喜欢没有底蕴积淀的热闹,不喜欢为了热闹而热闹的瞎热闹。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比如昨天跟朋友出去玩,去体验的PS5,游戏很精彩,也很热闹。但在游戏间隙,跟老板闲聊,了解了老板的商业模式,与目前的行业现状。既能当消费者切身体验,又能从老板的角度看到更深层次的经营管理之道,这种换位思考的双重体验,反而让这次游玩的体验增色不少。
当你能看到更多的「门道」时,在这些不知不觉的积累过程中,你知道了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信息,你用这些信息做出了成果,才华就会自然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