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7年,路易莎·梅德拉诺死了,死于一种不明原因的高烧不退的可怕的疾病,死于沉寂,死于静默。
她本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站上大学讲台的女教授,她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不拘一格的贵族小姐,她是冲破封建礼教束缚、铸就自己黄金时代的具有新思想的坚韧女性。
她拥有诸多身份,又只有一种身份——女教授。可她精彩绚烂的一生,却没有在历史中留下任何痕迹。
时隔五个世纪,这段激情澎湃的历史,终于被人发掘出来并带到大众眼前。
路易莎·梅德拉诺,生于15世纪末的西班牙贵族家庭,一生求知若渴,乘着人文主义的时代大浪潮,在浮浮沉沉中始终坚守本心不忘初心,最终谱写一曲嘹亮的现代女性之歌。
路易莎是小说《女教授》的主人公,是一个虚构的女性形象,诞生于2018年。
这本书的作者是西班牙女作家玛利亚·洛佩斯·比利亚尔基德,她是文学理论和比较文学学士,文献与电影分析博士,曾参与关于中世纪历史的博士后研究和纪录片创作。
所以在《女教授》这本书中,作者作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定格描绘他人眼中的路易莎。
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这本书里作者玛利亚采用多视角手法,通过主角路易莎生命中不同阶段出现的各位主角的讲述来描绘路易莎的一生,仿佛多个机位共同运作,在播放各个人物的人生片段时,也将路易莎的一生娓娓道来。
第一位出场的讲述人是路易莎童年时期的家庭教师佩德罗,他发现路易莎在学习方面的天赋,并鼓励路易莎继续深入学习,要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梦想。
第二位讲述人是伊莎贝尔女王的女儿胡安娜公主,她是路易莎在皇宫里时唯一值得信赖的人。她喜欢聪明好学的路易莎,对路易莎一直多有照顾,后来为路易莎和印书商法德里克的女儿伊莎贝尔牵线,帮路易莎的结识了人生中唯一的最要好的朋友。
第三位讲述人是伊莎贝尔,是路易莎最好也最信赖的朋友。她与路易莎志趣相投,眼光雷同。伊莎贝尔遇到了人生的初恋,她请求路易莎陪她一起去见见那位绅士的作者,殊不知,一见杨过误终身,路易莎人生的苦难也由此开始了。
第四位讲述人即是那位看似绅士实则风流浪荡的作者,他以追求玩弄女性为乐,他将姑娘们追到手再抛弃,全然不会因此而良心不安。和伊莎贝尔一样,路易莎也没能逃过费尔南多的魔爪。
第五位讲述人是路易莎的女管家,她奉命照顾并保护路易莎,防止她被居心不良的男人拐走。但千防万防,家贼难防,路易莎自己愿意被蒙蔽双眼坠入所谓的爱河,她再怎么劝告也无济于事,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什么也不知道。
第六位讲述人是路易莎的弟弟,他和路易莎同样优秀且富有野心,但他是位好弟弟,他的出现安慰了路易莎那颗因被抛弃而支离破碎的心,并帮助路易莎重拾了对生活的希望和斗志。也见证了路易莎如何从萌生要当教授的梦想,到真正实现梦想的过程。
第七位讲述人是路易莎的母亲,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引以为傲的女儿会身染重病并会因此不治而亡,她也不知道自己的女儿会因自己的缺席而经历多少孤独、寂寞和痛苦。但作为母亲,她其实对路易莎一直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她独抛下八个孩子前往皇宫伺候伊莎贝尔女王,还是她曾不顾礼义廉耻与国王偷情。
路易莎死在了母亲的怀抱里,一如她从母亲的臂弯处认识这个世界。从始至终,书中没有出现过路易莎的个人视角,她仿佛一个活在别人回忆里的人,装点了别人的人生,却在自己的人生里沉寂了,最终归于泥土。
这本书不是单纯的人物生平故事,它更像是中世纪的西班牙的风物志,其中有人生百态,有市井小民,有宫廷风貌,有贵族生活,有少女心事,有学院斗争……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世情群像刻画的绘声绘色,而女主人公路易莎的坚毅、勇敢、孤独和追求梦想的决心,也被刻画的入木三分。
世俗总对人抱有偏见,尤其那个晦暗不明的时代,充斥着对女性的偏见与歧视。没人相信一个女人会出现在大学的教室里,没人会相信女人可以站上大学的讲堂,但路易莎做到了。
追梦的道路从来都不拥挤,但却充满孤独。就像路易莎的一生,知心人很好,懂她的人很少,而鼓励她的人更少。大多数人只是抱着嘲笑的心态做看客,等着看路易莎的笑话。可她却偏偏如一支穿云利箭,直冲云霄,坚定果敢,为自己,也为女性,冲开了新的生存空间的大门。
《女教授》这本书很厚,人物多,人名、地名生僻难记,阻碍了阅读的速度。但当你慢下来细细翻阅,便会被故事的生动情节所吸引。好书适合慢慢读,与薄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