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滇西秘境生态明珠-高黎贡山遭逢桃花雪【严建设】2023年3月28日星期二
车子行驶至高黎贡山山顶独龙山大隧道时,但见白雪茫茫,大西南云贵高原上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明艳异常。赶紧跟叫停,跳下车在雪地上拍摄。独龙隧道口白雪皑皑一片,漫天洁白,雾气迷茫。雪雾缥缈。的确不虚此行。
据说是在山上不小心滑一跤翻个跟头就翻到缅甸去了。身处皑皑白雪之中,总会莫名想起《三套车》、《打虎上山》。我们一帮奔七奔八的老头老太在深雪中奔走跳跃锐叫,返老还童一般。有位老太甚至给老头脖子塞了个雪球。时间有限,我们匆匆忙忙拍摄20多分钟恋恋不舍登车离去。由此不能不想到俄罗斯那些浪漫主义画家萨甫拉索夫、谢尔盖耶维奇等人。当然高黎贡山独龙山公路隧道没白嘴鸦。
司机说,但缅甸那边不通路,不通电,也没手机信号,穷的很,光脚丫黑不黢黢住的是那种烂房子。过去缅甸人越境来贡山卖药材,带中国的大米白酒白糖回去。还是中国好啊,通电通路通WiFi。#云南文旅头条#
昨晚在贡山县住的这个苏韵酒店设施比较简陋。床上只有两个插销。电视机底下有个插销是查WiFi和电视机的,然后外接了一个插线板可以充电。听说隔壁房间插销坏了不能用,晚上我入住的房间插销也坏了,可能墙里走线用的是劣质电线。晚上手机、相机电池、充电宝就没充满电。卫生间里没有一个插销。我在国内跑了大概300多个城市,还确实从来没在入住的酒店宾馆里遇见这种事情。我房间的插销是半夜坏的,所以手机、充电宝和相机电池都没充饱电,早上起来一看也没办法,也懒得跟酒店交涉,因为我们马上就要离开这个酒店,再来了再说吧。
酒店里卫生间干湿不分离,也不大方便。洗过澡后地板沾水还残存沐浴露,对老人来说都是有隐患的。听说老同学姚长生妻子夏明儿上次旅行摔了一跤,髋骨严重骨折,都不能下床了。
此次我们老人团导游没建群,好多信息沟通不了,这可能也可能是旅游局或导游一种聪明的做法。避免有时服务不周,引发吐槽和牢骚。
这两天滇西这边好像到了江南的梅雨季节,连阴雨不断。出门秋衣秋裤包括毛衣还都得穿上,贡山县的气温在10度左右,推窗一看,还是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今日下了一整天。
导游曾在大巴上宣布纪律,说是大巴车厢内,是绝对不许吃鸡蛋,不许吃包子的,以免影响大家。但今天约定是7点出发,时间有点赶。吩咐大家去餐厅领早餐,在车上吃,而领到的早餐恰巧就是韭菜粉条猪肉包子,熟鸡蛋,还有一杯豆浆。餐厅的服务员要求必须个人亲自去领鸡蛋,说是昨天煮了60个鸡蛋,我们只有38人的团。加上十几个散客,鸡蛋居然就被拿光了一个都没剩。哈哈哈
苏韵酒店的门口勉强可停4辆小车,我们一辆大巴就能占俩小车的车位,每次我们坐在车上,司机要倒来倒去好几把才能倒进来或倒出去,又不能在公路上下客。为安全起见。
导游小徐说话较随便。我们7个人坐了个五菱七座车,连司机。7个人空间比较狭窄,尤其是后排。老妻问她说是能不能少一个人,导游说那你们自己可以多出1200块钱另外包个车自己跑。很无语。
77岁的张老师说,她问导游,你说右边是桃花岛,左边是什么丙什么洛?哪边是左?哪边是右,能不能给我指一下?她说你等一下等一下,没看我正在照相嘛。然后从此以后我再也不问她什么问题了。
张老师说话诙谐很健谈。说起描述云南的老电影,如数家珍。有《五朵金花》、《阿诗玛》、《孔雀公主》、《相约在凤尾竹下》、《神秘的旅伴》、《芦笙恋歌》、《从奴隶到将军》、《达吉和她的父亲》等等。40多年前,老同学李西茂说过,有位同学,16岁,暗恋刘三姐,背了一书包馍跑到广西去寻黄婉秋了。
司机黄华是独龙族人。42岁,说自己老啦。我们都是奔七奔八的老头老太了。小黄说,他小时家里穷的很,大米饭一年才吃过一次,15- 16岁的时候鞋子穿不到,那就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了。本来家里种草果,赚不到钱,每年也就一两万,如今7万多买了辆五菱跑旅游的,家里亲戚都干这个。就是这地方偏僻,东西还更贵一点,也觉得奇怪,油价都要卖到8块了。而西安油价7块多。
早上停车最先先后在俩观景台。一个叫做迪摩帕观景台,另个叫做秋千洛神树桩观景台,一个比一个震撼,一个比一个有看点。秋千洛神树桩观景台拍得到皑皑雪山,到处古木参天,部分是枯死的百年老松树。主要有两株枯死的百年云南铁杉木。
眼前巍峨的雪山名为秋干洛,海拔约4200米,意为山神居住的地方,是独龙族、怒族、傈僳族心中的神山之一,神话传说护佑着山脚下的黑娃底、双拉娃、珠利当、迪摩帕等村庄及民众世代平安、繁衍生息。在神山对面,观景台四周矗立的古树巨木,四季交替数百载,早已褪去绿意,却迎风傲立、枯而不朽、百年不倒,十分神奇,故当地人称之为神树桩。
司机黄师傅说,2000年的时候他在这里干民工修路,没有挖挖机,只能是靠人工刨,还用炸药,咚咚咚的放炮。当年一天的工资只有10块钱,但有的老板跑了连钱也没有给,拿不到钱。伙食差得很,就是放炮把古树的树根震坏了,所以有些百年的老树就死掉了。
司机黄师傅会讲4种语言,藏语、独龙语、傈僳语、汉语。老家在那个梅里雪山村庄里面的,搬过来就是现在的家。从贡山县到独龙江山路弯弯弯道非常多,多而且比较急,车子时速也就30多。据黄师傅说,一共有568个弯道。连续摇晃拐弯都恶心了。
这里是真正的高黎贡山,有覆盖白雪的高山杜鹃,还有许多原始森林,古老的松树。
黄师傅的妻子是藏族人,藏族人风俗和其他有所不同。他们当地也有弟兄三个弟兄、两个合伙娶一个藏族族姑娘的。彼此都很和睦,关系好的很,晚上睡觉是轮流的。我问有没争风吃醋的,回答说是没听说过。这件事记得1988年《人民文学》11-12月合刊上描述过。《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
我们连续拐弯下了山,然后下到河谷时遇见塌方堵车了,这一堵就是两个多小时,也下着雨也没地方去,真是不如在山顶上拍雪景,拍高山杜鹃。然后到了独龙江镇入住。饭后去了普卡旺村龙元村等地。
普卡旺村有条非常狭窄的悬索桥,铁索桥每次只能过5个人,最大承重量是5个人。村子里修了很多有巨大落地窗的木造民宿,但老板因疫情期间几年没生意,赔钱,没办法把这些造好的房子就不要了,就送给当地人居住了。
龙元村是找纹面女和影的,每人20元。可惜老太没在家,据邻居说是下河道拔猪草了。我问他能不能找个漂亮独龙族妇女,咱找根签字笔,按照片画一画再照相。黄师傅说不能。
纹面女是旧时独龙族的习俗。据说纹面原因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为了好看,有的说是为了死后与灵魂相认,有的说是为了不被人抢去为奴,有的说是为分辨男女,有的为了死后能带走生前的东西。纹面是件极痛苦的事,一般是用一根荆棘刺出图案,用西南桦制成的染料着色。脸上血管、神经丰富,要红肿、剧痛3-5天,所纹图案终生不退。
据黄师傅讲,当年世道不好,土匪、缅甸人,坏人瞅上村里漂亮媳妇了,会半夜来抢。丈夫大部分不在家,很无奈,只得把媳妇纹面,文上老虎图案,叫来抢的坏人一看吓一跳就不敢要了。但纹面女心理压力很大,漂漂亮亮的姣好容貌,搞得丑陋不堪,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上述照片,我将分别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