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型文本侧重于汉语教育。他的“语言训练”,是显性的直接的,课堂目标直接指向文本的某一种语言特质的认识和学用。这样的课,也有思想启蒙和情感熏陶,但这一块恰恰是隐性的柔性的。
主题型文本侧重于文学教育,他的“语言训练”,是隐性的柔性的,课堂目标是直接指向思想启蒙和情感熏陶的。
写作型文本,它的典型特征是整体或局部具有鲜明的写作示范功能,课堂的起始与皈依须以写作为轴心,挖掘细化该文本的写作特质,精心设计,有序展开。此种课型侧重于一课一得,所谓“得”便是学生在写作技法上的领悟与收获。
诵读型文本,它的典型特征是语言精美,情感外显,适合朗读。此课型主要通过朗诵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朗诵,以最直接的方式抵达语言内核,深入情感深处。
思辨型文本,它是教材中自然存在 “缺陷”的文本资源,教学设计要巧妙而充分地利用这些 “缺陷”,培养学生的“深思慎问的质疑精神”。在教学中要选准质疑对象,可以瞄准文本的自身缺陷,教师亦可巧设疑问,要在真正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思辨”教学。
跳板型文本的处理方式的最终旨归是“指向一本书,指向一类文”。在这种文本类型的课堂上,我们带领学生学习某一个文本或某一组文本,目标不仅仅是这个文本,或者这组文本。这些文本只是桥,或者只是一扇门。走上这座桥,推开这扇门,学生就会看到“天光云影共徘徊”,一个阅读的新天地就打开了。所以,我称这种文本的学习为“跳板型文本”。
积累型文本,特质是对信息量大的课文中的雅词佳句、精段美文采用同类相聚、变化形式等方法摘抄,在抄中感悟语言美、体会情感真、探讨思想深等特点。在抄中储存语言、涵养方法、熏陶情感。如此科学有序的积累,会助力学生提升语言素养。
七种文本类型,每一种都是一口深井,挖下去,都能挖到甘泉。
通过这大半年在工作室的学习,我最重要的收获有三点:
一、要“聚焦”。无论选择哪一种文本类型,都要想办法聚焦于一点,深入开掘,让课堂结构清晰,逻辑清楚,让课堂体现出其内在的节奏。
二、要“打通”。课堂只有打通生活与文本,文本才能成为学生心目当中鲜活的资源,而不是应试的材料。
三、要有“指挥文本”的意识,而不要“被文本指挥”。有了这样的意识,文本才能为我们所用,我们才能不被文本所囿。
1. 请认真研究名师课例。名师的课例,是学习的最好范本。如果想学习“文本特质”理论,则请认真研究《王君讲经典名篇》、《司艳平青春课堂18例》等。
2. 可以找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18年和2019年全部杂志,系统学习“文本特质理论”。
3. 设计属于自己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