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无奈无法改变
时隔两年今天又重温了这个悲伤的电影,在重温之前,这部电影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一种无力感,那种犯了错误就永远无法弥补的无奈将永远徘徊在心里,压抑的感觉一直蔓延。当我再次重温之时,这种感觉更加的强烈,时间并不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些事情就是无法与自己和解,有些伤痛注定永远会留在心里。
整部影片就是现实与回忆的片段来回切换,而导演的高明之处就是切换的时机恰到好处,既能够让观众了解整部影片的故事发展,又逐步了解男主角李·钱德勒的性格使然。影片最开始就是在曼彻斯特的海里行使着-克劳迪亚·玛丽号,伴随着略显沉重的背景音乐,一帧帧动人的画面浮现在人的眼前,从一开始到最后,影片的色调都没有怎么改变,唯美的曼彻斯特作为背景图,一个男人犯了严重的错误,封闭自己惩罚自己的故事徐徐道来。
故事很简单,主要是演员情感的递进不断地撞击我的心。李·钱德勒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个美丽的妻子、两个可爱的女儿、一个襁褓中的儿子,然而由于他的一个错误,导致家中着火烧死了3个幼小的孩子,妻子因此离他而去,从此他搬离了曼彻斯特,在波斯顿拿着最低的薪水做着辛苦的工作,麻木的生活着。他面无表情的脸,空洞的眼神,不善交际的言辞,禁欲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传达着这个男人对自己的惩罚。
命运弄人,哥哥因病去世,将16岁的侄子-帕特里克的委托给他照顾,当他在律师的办公室,得知自己将作为侄子监护人的那种纠结艰难让我觉着揪心。画面来回在过去与现在切换,由此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他为何如此纠结于当一个监护人。
由于没有别人可以承担帕特里克的监护人,李迫于无奈承担起了侄子监护人的身份,但是他内心是极度拒绝的,他不想呆在这个让他痛苦的地方。他处理哥哥葬礼的事情,接送侄子上下学,但仍然是一个麻木的人,任何可以改变的契机他都熟视无睹,任由自己缩在躯壳里。李不想留在这,帕特里克的生活朋友都在这里,不想搬走,两人的矛盾不断。但是李作了妥协,他打算让帕特里克待到夏天然后再跟他搬到波士顿,让帕特里克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在跟侄子的相处过程中,能看到这个背负沉重包袱的男人努力改变了一些,他给克劳迪亚玛丽号换了新的引擎不至于这艘即将坏掉的船被卖掉,当他在船上看着帕特里克和他女朋友开船的时候,是我看到的李在经历过伤痛后仅有的发自内心的微笑。
但是在前妻为了之前说出的伤害他的话跟他道歉的时候,他还是放不下过往,还是不能摆脱由于自己的原因导致自己的孩子被烧死的事实。这种悔恨转化成了暴力,在酒馆里与人打架来发泄,他不可能原谅自己,不可能重新开始,这一次他在朋友的怀里彻底释放了悲伤。
最终,李放弃了帕特里克的抚养权,一句“I can’t beat it”,道出了他的无奈,他终究还是无法留在这里,依然选择去波士顿,他那支离破碎的心似乎永远不可能被修复。
这完全不是一个鸡汤的电影,按照常规的套路应该是这个颓废的叔叔通过作为侄子的监护人,在照顾侄子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救赎,上演一部温情治愈的感人画面。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有些错误犯了就是犯了,不可能重新来过,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把这个现实呈现给了观众。电影最后没有给我们一个happy ending,李未来的生活估计也不会发生什么改变,他选择了继续麻木不仁的活着。不原谅自己也是一种选择,经历过悲痛的人可以选择不跟生活和解。
一些鸡汤文总是教我们如何向前看,让我们要move on,但是没有多少人会真正的感同身受,有时凭借着外面的声音告诉自己要放下,但做的错事就像伤口一样,即使愈合也会有长长的疤痕,时刻提醒自己不可原谅。一面积极,一面悔恨,拧巴的让人窒息。
生活总是充满了无奈,有一些人能够彻底放下,有一些人会拧巴的活着,同样也有一些人放弃与自己和解,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态度的权利,我们能做的就是用心体谅身边的人,多一些陪伴,就像帕特里克一样多少给uncle·李照进了一束光。
PS:总想再说点什么,可是什么也说不了,人生不易,不是每个人都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