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围绕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开展教学,经历了八个单元的教学历程,收获与反思颇丰。
第一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在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可爱与美好。在讲解古诗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古诗描绘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但部分学生对诗句中蕴含的情感体会不够深刻,今后可以引入更多背景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在学习描写动物外形的段落时,让学生进行仿写,大部分学生能抓住特点,但语言表达较为平淡。后续可以提供更多优秀范例,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二单元是寓言故事单元。我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寓言背后的道理。在《守株待兔》的教学中,学生对农夫的行为展开热烈讨论,明白了不劳而获不可取。不过在“词句段运用”中,部分学生对于仿写含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习与指导。
第三单元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在讲解《纸的发明》时,学生对造纸术的发展历程兴趣浓厚,但在复述课文时,部分学生抓不住关键信息。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提炼重点,提高概括能力。而在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中,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了解的节日习俗,但在整理资料、形成书面报告方面,还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格式与内容的组织。
第四单元聚焦“观察与发现”。在教学《花钟》时,学生对不同时间开放的花朵十分好奇。但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进行写作时,学生的观察不够细致,写作内容空洞。之后可以布置更多观察任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写作能力。
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主题是“奇妙的想象”。在教学中,我通过展示优秀的想象作文,启发学生的思维。但部分学生的想象力不够丰富,受常规思维束缚,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开展更多想象力拓展活动,如头脑风暴等。
第六单元以“多彩的童年”为主题。在《童年的水墨画》教学中,学生能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快乐,但对于诗歌独特的意境和表达手法理解不深。后续可引入更多诗歌赏析,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第七单元的主题是“奇妙的世界”。通过学习,学生领略了世界的奇妙之处,但在口语交际“劝告”中,部分学生不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劝告,还需加强实践训练。
第八单元是“有趣的故事”。在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中,学生发挥想象,编写了许多有趣的童话故事,但部分学生存在故事情节简单、逻辑不清晰的问题。后续可以加强写作技巧的指导,如情节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这些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