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以为我的教育是成功的,但现在我才发现,我的教育是失败的……”
——《银河补习班》马皓文
这部电影,豆瓣给了6.3分,相比一些大片来说,这种社会题材的电影的确比比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能被忘记并要一直被赞颂的。
但是,这部电影的分不止这么点,因为它引起的共鸣是孩子那伟大的“另类思维”应该被产生但却因为想得简单而被变得渺小。
一个新生命的孕育,正常情况下都是被期待的。我曾问我妈:“妈,你怀我的时候,有没有对我希望过什么?”我妈回忆说:“我希望你生出来是赵传的小眼睛,赵传的小耳朵,因为人家都说希望是这样,但生出来就不一样了,然后没想到,我希望你的样子居然都灵验了,唉……”
看着镜子里的我自己,单眼皮,小耳朵,哪都和我妈真实希望的样子相反时,我不禁对着镜子笑了起来。
南方冬天的早晨,那冷冽的风只想把人千方百计弄到床上去,而周末的早晨依旧那么忙碌,出来锻炼的我望着身边穿梭的大大小小的身影,我莫名觉得我像是提前步入了退休生活。
“妈妈,我能不去今天的作文补习班吗?我想在家休息,在家做寒假作业也行?”“你想像你妈这样,一辈子给别人打工,站超市收银?而且那么贵的学费都已经交了,就要去上”。
旁边经过的小女孩说的话让我突然记起,小学时候,我拿着85分的数学卷子开心得不得了,因为这次答应我爸的80分以上我做到了,回家路上,经过校门口时,我们班的第一名却在自己妈妈面前特别伤心的哭着,看他满脸委屈地望着自己默言的妈妈,他离100分就差1分,的确可惜,因为他说过,他妈妈让他考100分。
周围的家长都劝他妈妈:“这孩子平常都考100分,就这一次99,都这么优秀的孩子你也别生气了,我家孩子要是有你家这样省心就好了”。
从小到大,我没上补习班和兴趣班的时候就是在我的整个高中时期,而那段时光也是我心里最安静的时候。
我父母工资大半的确投入到了我的学习生活里,他们对我的未来也充满了不同希望的样子,但庆幸的是,他们和马皓文一样。
此刻读完医科大学,步入社会的我望着公园里早已掉光树叶,光秃秃的树木,又联想起春天一片片初生的树叶,原来人的一生和这些树叶一样,上一代树叶的死亡,它经历过的一生还有下一代树叶去经历。这时,吹来的风似乎更加冷了,我走出公园,周围的摩天大楼里传来了孩子们朗朗读书声。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谈及孩子的方方面面的其中一个,家长们随时“开题”,可以说家家都有一本自己的著作,而当你提出另一方建议时,得到的回答是,等你做了父母就知道了。
但并不是所有补习班里的老师都是为人父母后才去教育孩子,补习班以外的年轻人曾经也是补习班里的孩子。
在《银河补习班》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男主角儿子学校的教导主任:阎主任。
他为教育奉献了他的一生,他的办公室有一面墙,上面挂着他学校历届优秀的学生,包括他领养回来的儿子。
阎主任坚信,优秀的孩子都是刻苦踏实反复学习课本知识出来的,因为考试的卷子不会因为学生的“另类思维”而改变标准答案。
电影也是具有戏剧色彩的,阎主任的儿子大二期末考试考了56分,阎主任没有理会这个优秀孩子遭遇的人生第一次滑铁卢,这个孩子最后选择了从学校的楼上跳了下去。
马皓文(邓超饰)是一个桥梁工程师,因为自己设计的桥梁“无故”崩塌后入狱7年,出来时遇见儿子马飞因为调皮捣蛋,成绩全校倒数面临被就读的当地重点学校开除,而为了儿子马飞不被开除,他和阎主任打了赌,马皓文亲自辅导马飞,只要儿子考了全校前十名内,学校就不能开除他儿子马飞,如果马飞没考进全校前十名,马皓文就主动带着儿子离开学校。
周围的人都笑了,因为马皓文这样的人怎么会教得好儿子,而马飞的班主任却一直相信他们父子俩。
电影中总有正反两面角色,但这部电影里其实没有,只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主张,阎主任从小生活在没有鞋穿的山村里,好不容易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对于他自身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他是没错的,他的成功更加让他坚信他的今天是通过读书得来的。
而事实是,这里引用《财富自由》里艾丽森的一句话:
经济成功不取决于你的家境和过去发生的一切,而是建立在你现在和将来的行为。
无论贫穷的家庭还是富有的家庭,马皓文也因为钱而整天发愁,因为他坐过牢,以前的工作是指望不上了,但他常对儿子马飞说,你应该去弄明白书本上的知识是怎么来的,你要有思考。
马皓文带着儿子郊游,感受诗句里描绘的春天,带着儿子逃学穷游了不少地方,最后,儿子马飞在回家大巴上坚定了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
而马飞也在一次突发的洪水中学会了自救,他的爸爸在远处用喇叭告诉他,闭上眼睛,安静下来,想想周围有什么。
电影的最后,马飞考了全校50多名,班主任不甘心的找到了马飞的卷子,发现马飞的作文是零分,而此时正逢教育高层视察学校。
马皓文听到班主任说儿子马飞作文得了零分,而且离全校第十名就只差21分时,刚出校园的马皓文立刻带着儿子折返,找到阎主任后,让儿子当众念了自己写的作文,对于作文内容展现的“另类思维”,阎主任依旧坚持这种作文拿到真正的升学考试中依旧会是零分。
通过在座的教育高层人士的评分,和阎主任想法一致的占少数,理由是这个学生出现的所谓的另类思维刚好也体现了新教改的理念,马飞没被开除,作文平均分22.5。电影看到这里时,不免让我联想起千里马和伯乐的故事。
舞台有多少自己并不知道,但合适自己的舞台一定不会不存在。
读书是为了给自己提供一个较为单纯,较为安全的能够提升自己的环境,而读书过后呢?还是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生存。
一个人的寿命几十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什么东西才能支撑自己走完这一生,温饱可以走完这一生,那什么东西才能继续走好这一生?
前段时间,北大毕业的女孩自杀身亡,原因是自己做不好工作,研究生三年级学生在实验室自杀,原因是其导师长期对自己的言语羞辱和占用自己学习时间。
电影取材于现实生活,优秀的试卷遮盖了孩子们对生活的真实期许,而父母是否真的做到了对孩子的倾听和真正的为孩子量身打造一切。
父母永远培养不出最优秀的孩子,但却能轻易得到让自己失望的孩子。马飞最后成为了宇航员,一个伟大的职业,马皓文非常骄傲,而这时他也知道了自己当年被陷害入狱的事实,马皓文选择申诉,不管已经过去了多少年,他选择在儿子要去太空前一天晚上分享这个好消息,他能恢复声誉了。
但马飞因为领导的压力下,劝说爸爸放弃申诉,马皓文认真仔细的看着眼前这个优秀的儿子,缓慢的说道:“我原本以为我的教育是成功的,但现在我才发现,我的教育是失败的……”。
坚定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有时候是会付出巨大代价的,甚至有时要失去道德,而在孩子时期的我们就已经开始了竞争意识,眼里就只有成功或失败,优秀或不优秀。
一个孩子18岁以后明确的证明长大成为大人,而成为父母却不一定在18岁以后,而孩子成为父母后又孕育了一个孩子,然后不断的不断的反复。
《银河补习班》引起的共鸣是那伟大的“另类思维”应该被产生但却因为想得简单而被变得渺小。而简单才能看到真谛。
孩子是父母的缩影,孩子的孩子是缩影,没有跳出的改变,优秀会堆积,失败会堆积,但却离真正的伟大越来越远,因为人生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你今天成为了什么人,明天你可能也会变成另外的一种人,因为在社会中,一成不变的东西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人却比比皆是,为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在内心不断地用橡皮擦、修改液在修改自己。
孩子,在你来到这个世界时,你就已经开始成长,你已经一步步成为大人,大人没有年龄的界限,年龄是有限的,但思维是无限的,
优秀的分数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变得不优秀,而不优秀的分数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变得优秀,世界那么大,你人生的不可能可以因为你认为可能而去被实现,但不要为了成为优秀的外体,而不断用橡皮擦、修改液修改内心,直至崩溃。
此文系FASHIONDOCTOR原创,切勿抄袭,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