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能知行合一,就是玩物丧志。
圣人教人,如医用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有门人私下记录王阳明的言论,他知道后说∶“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今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已成赘疣。若遂守唯成训,他日误人误己,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
医生治病要考虑到病人体质的虚实寒热,病理的阴阳内外,因病发药,一人一方。
王阳明的这段话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思想区别∶西方哲学,用康德的话说,追求一切概念都有精确的定义。
一切推理都不允许有大胆的跳跃,而力求合规律的原则,严格的证明勾画出研究领域的整个范围,部门的划分和全部无遗漏的内容,并对未知部分立下清晰的界标。
孔子讲了一辈子“仁”,都没有给“仁”下一个精确的定义。面对不同的人,他的解释都不一样。为什么?因为谈话的语镜不同,每个人的毛病不一样,所以缺什么,就给他补什么。这就叫做因病发药、因材施教。
王阳明和孔子都是关注个体的教育效果而不是建立学说。后世学者阅读先贤经典,就要结合语录当时谈话的语境,将自己带入,参与谈话去琢磨体悟,否则就是道听途说,那先贤学说就是误人误己,学者读书,就跟“玩物丧志”没有区别了。
徐爱对同门好友说到∶“如子之言,即又‘拘执一方’,复失先生之言。”孔子对子贡说∶“吾欲无言”,又说过∶“吾与回言终日。”为什么孔老夫子前后言语不一致呢?因为子贡专门在圣人的言语之间找智慧,所以孔子以无言来警醒他,让他多在行动中来体会,这就是“不教之教”,这里我想起了禅宗六祖慧能的“诸佛义理,无关文字”。而颜回对于孔子之言,默默记下,心领神会,闻一知十,全都体贴在自身上,所以孔子跟他畅谈终日,如同滔滔江河水奔向大海。
先生虽然不赞同记录文字,然而我们不能时刻在先生身边求学,像我们这样愚笨的人,一定要有先生的话语时刻来警醒启发自己,才不至于会颓废堕落。对于先生的话,如果只是耳朵进,嘴巴出,而不是身体力行,学以润身,那么记下语录就真的是罪过了。如果能从语录中得到入门的途径,切实笃行,那么语录笔记暗合先生平时说这些话的意思,这就是不可缺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