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生理想的基本模式。
孔子将修身放在首位,提倡入世。在孔子看来,能处理好家庭关系,就能够处理好社会关系,处理好政治问题。
《大学》首倡修齐治平,将人生目标没为三个层次: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个层次都必须以自我修养为前提,还提出了修身的要求,即“诚意、正心、致知、格物”。
曾国藩一身严于律己,喜欢记日记来自我反省。他留下三百多封家书,信中多教育儿子继承祖父的“齐家之法”:早起、扫屋、孝敬、善待亲友、读书、种蔬、养鱼、养猪。他保住了大清江山、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视“同治中兴”;其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曾国藩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型代表。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要学习曾国藩先生的修身自律,努力磨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学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