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上有人说,一年读了20本书,50本书,100本书,200本书。
看到这样的信息的时候,我通常是羡慕人家的。
说真话,其实自己的内心还是有点不大相信,不相信别人能读这么多本书。
很显然,我这是以我自己的认知来评价别人,很显然不合理。基于“疑点利益归被告”的原则,或者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这件事,那我选择相信别人真的看了这么多本书。
以我的水平,一年看20本似乎也是有可能的。
其实不是数量的问题,读书更应该关注的是消化与吸收的事。
有些概念,可能需要反复思考,理解才可能有所得。
比如我那么喜欢的《自卑与超越》,《心流》,《自尊的六大支柱》,《非暴力沟通》……
可我看过了,就只是看过了,有好些概念当时还有点点理解,而过后几个月,一年,老实说,真能想起来的已经没有多少了。
虽然量多了自然会有质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量,而忽视理解的深度。
《重塑心灵》这本书,我都读了好些遍了,一直读不下去。但是每一次重新开始读的过程,都会有新的收获。
对于别人,不管是一年读200本还是500本,其实这都是别人的课题 。
回到我自己的身上来,不要追求量了,不要再羡慕别人一年读了多少本书了。
把关注的重点放到读书的理解深度上来吧!
(其实有时候人很这神奇的,向别人炫耀时,你不能说理解某个概念,最好的方式是,我读了200本书,这样干脆直接。)
你有关注过这个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