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翻开一本新的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一位80岁的老大爷带着一条和他一样衰老、瘦弱的狗,走进一家糖果店,坐在一个小角落里。
老人先是盯着“我”看,这让“我”很不自在;然后又盯着旁边一位陌生客人看。那位客人先是接连忍耐了两次,包括用报纸挡住老人的视线,第三次他实在忍不住了,冲着老人说道:“你看什么看!”
老人没有反应,仍然盯着他看。客人更加生气了,摆出自己的社会地位,喊道:“我在问您,干嘛紧盯着我看!我在宫廷是知名人士,你在宫廷是无名之辈!”
客人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可老人依然没有反应。糖果店老板赶紧过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这一情节,让我联想到了很多东西:“看”是一种学问,在文学里,“看”不容忽视。
在我们的生活中,长时间盯着别人看是极不礼貌的行为。正如上面一幕像极了东北人的“你瞅啥”。如果“看”者回答“瞅你咋地”,那接下来一般是拳脚相向了。
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20多年前“旺仔牛奶”的广告——小男孩说:“你再看,你再看我就把你喝掉!”这广告看似无厘头,或者说充满童趣,其实和东北“你瞅啥”类似,背后是有哲学依据的。
“你瞅啥”的底层逻辑,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明萨特的存在主义,就是那句有名的“他人即地狱”。
他人之所以是“地狱”,原因是我们(个人的“主体”)活在他人的“注视”之中,也就是很多人在看你、在盯着你、在把他们的意志和评判强加给你,因此你失去了自由,你成为了其他“主体”的“客体”,你原本是一个拥有自由的“主体”,可是因为很多人在看着你,因此你成为了看你的人的“客体”。当你成为“客体”,边被“物化”、被“异化”了。
为了不被别人异化,为了维护自己的主体性,你选择抗争——当别人盯着你看时,你本能地做出反抗。
萨特是悲观的,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看”与“被看”的关系:我为了不被你客体化,我必须先把你客体化——也就是“主体性”的争夺。所以人和人在一起,会有矛盾、有冲突、有争抢。
无论“瞅你咋地”还是“我把你喝掉”,都是一种捍卫主体性的表现。
我不认同萨特的悲观倾向。我认为人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不断磨炼、提升自己,在别人视“我”为客体的同时,“我”的内心依然强大——在一个大广场上,10万人盯着你,你仍波浪不惊、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