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3,Kitty读书心得
♀️《不用督促的学习》读 p162-176,利用孩子间的冲突,帮助孩子成长。
我的收获:
话留三分,让孩子有机会观察其他优秀的同学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自己对比的结果往往比家长说的更有说服力。同时,允许孩子按自己的节奏学习,静待花开,我们在一旁默默地当一个观察者,让孩子花点时间自己修正,母慈子孝的画面不是梦。
善用角色扮演和启发式提问,还原事情的本来面貌。有事发生时,不用自己的固化思维去想当然,而是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孩子的世界。在了解了事情的全貌之后,再用启发式提问,去引导孩子思考我们每一个选择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让孩子自己找到一个适合的做法。
“人在某个时间点的心理起了变化,就是不想解释或者说出来。”感同深受,很有画面感,通常这种时候越是被逼着:“你说呀,快说呀…”越是喉咙像被堵住一样说不出话来。所以,如果当孩子有这种情况出现,显然此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可以稍作等待,等待孩子准备好了再继续解决问题。
当遇到孩子喜欢说怪话时,可以请孩子换一种尊重的说法来表达。如果这个话是在表达愤怒,可以邀请孩子想想怎么表达既尊重自己又尊重别人。如果仅仅是好玩,可以邀请他当听的人,问问他的感受想法和决定。
家校融合的目的,是家长和老师共同分析问题,帮助孩子成长,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当有事情发生时,带着好奇的心态:“来,有事儿发生了,看看我们能在这件事情里学到什么,我们有什么成长和收获?”这种成长型思维太棒了,每个挑战都变成了我们成长与进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