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不仅强调了真知一定体现在行上,真行才能出真知,而且更深刻地指出,正是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人生的修行才能落在实处。
我们常说“修行”,到底如何才是“修行”?其实,“修”是指“修心”,是在起心动念的地方加以着手,从而不断地减少贪心、自私、好色、虚荣、攀比等不好的念头,一句话-减少“妄心”,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生起正念。升起正念的过程中,心越来越清净,每一个念头都是利益他人,这个过程就是“修”的过程。我们平时看一个人如何如何,大都是看到一个人外在的成就。实际上一个人外在的功业如何,不过是他个人心量的显现。胸怀大志的人,自然有不同于凡夫的功业,这是很自然的事。可是,我们要问一个人到底修得怎么样?是不是坐在空屋子里,或者到深山老林里去证明自己的境界呢?近代的虚云老和尚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那种离开人世间的修行、离开给大众造福的修行,一旦遇到考验,所谓的“定力”烟消云散。对于“修”得如何,最大的考验,就是在“行”中得到证明。比如一个人自诩有多大能力,最好的验证就是实践,做一番功业,在这个过程中去验证。所以,我们常说的“修行”,其实就是在“修”中行,在“行”中“修”,二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关系。
对此,王阳明有深刻的理解。他认为一个人最好的修行就是“知行合一”,“知”的落脚点就是“修心”,“行”的落脚点就是践行。有一次学生问他什么是知行合一,王阳明说:
“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有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便是我立言宗旨。”
注意,王阳明强调要在心念一发动的地方修,在起心动念的地方不可有一丝的妄念,这是了不起的境界,也是净化心灵的好方法。如果人们只是约束不良的行为,那就会导致内心的贪欲和行为的管束之间的痛苦和对立。如果心灵没有净化,就会出现心里很想做某些事,但法律和道德不允许做,这不仅导致心灵痛苦,而且这种外在约束也最不可靠。那么王阳明则是更深入地告诉我们在起心动念的地方下手,从而把人性的弱点不断加以弱化,虽然很不容易做到这一点,但这是根本的修养方法,是不断努力的方向。
当一个人真正懂得在起心动念的地方修养自己,那就是净化心灵以培养真心,一旦有了真心,必然是真行动。反过来,带着赤诚之心去做事,也必然在心灵上留下痕迹,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既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我们理解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不仅要自觉地把二者结合起来,更要在起心动念的地方观察自己、反省自己。一个不良的念头,其实已经种下了将来的祸根,不可不慎!如同一个管理者,贪赃枉法的想法一且在心中升起,哪怕是还没有采取行动,人生已经危若累卵,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