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唐朝(2 )

唐朝是诗歌的朝代。唐诗,或雄浑大气,一泻千里,或不拘一格,字字珠玑。不论是写景,还是抒情,不论是山水田园诗派,还是边塞诗派,虽然诗歌中描写的对象不同,表现的风格不同,但却佳作迭出。

各种主题的作品交相辉映,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咏怀诗。

什么叫咏怀诗?一言以概之,就是写诗人的怀抱,写他心中的感想,情感,写他的精神活动。中国诗歌从本质上讲,都是抒情诗。西方的诗歌跟中国诗歌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我们读西欧的诗,很多是叙事诗,从《荷马史诗》开始,讲一个故事,有情节,有人物。中国的古诗主要是抒情,唐诗当然也一样。

咏怀是唐诗中最重要的主题,从现有作品来看,也确实是这样。唐人的咏怀诗有哪些特点呢?唐代出现最早的一首优秀咏怀诗,是魏征写的《述怀》。写这首诗的时候,唐代天下还没有太平,正处在开国战争之时,《述怀》写他归顺唐朝以后,跟着唐太宗打天下,参加过很多次战争,生活艰苦而紧张,他有一些感想,这首诗比较长,给大家介绍最后两句: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意和气,意气是古诗中的一个词,现在不大讲这个词,而讲意气用事,成了贬义词。古人说意气,是讲意志和气慨,精神方面的活动,讲思想情感。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这个东西。至于说功名富贵,我跟着唐太宗打天下,将来能做什么大官,能得到多少俸禄,这是次要的。魏征,他在诗中表达的这种胸怀,后来实现了没有呢?应该是实现了。

魏征是唐太宗时期的一个重要大臣。魏征病重时,唐太宗去看他,把自己一个年幼的小女儿带到他病床前,许配给魏征的儿子。唐太宗说,你虽然病重,但我今天希望你看一看未来的儿媳妇。双方的孩子都没到结婚的年龄,先答应下这门亲事,这样的君臣关系,在封建社会是相当难得的。

这首《述怀》诗里,他认为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精神力量,一种胸怀,至于说你到底得到什么官职,得到什么荣华富贵,都是次要的。魏征在这首诗中定格的这个倾向,基本上也是后来唐诗咏怀主题一个主要倾向。

盛唐时期,诗歌出现了有两大流派,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边塞诗派是写战争的,写边疆生活的,山水田园诗派是写田园生活的。边塞诗充满积极奋发向上的精神气概,哪怕是在西域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和紧张的军旅生活中,诗人依然是这样。

诗人岑参来到西域,八月天下雪,他是怎么表现的呢?他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果没有一种高昂的气概,没有一种保卫国家不怕吃苦的精神,是不可能写出这样充满乐观主义的诗句来的。

再来看一看山水田园诗,写的是农村生活,这些诗体现一种比较淡薄的感情,比较沉稳,好像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相距甚远,但也不尽然。在山水田园派的诗人中,真正称得上做过隐士的,基本上没有做过官的,要数大诗人孟浩然。在他的诗中,同样表现出一种志向和人生的理想。

有一年,孟浩然到长安,看他的好朋友王维。王维是翰林学士,那天晚上刚好他值班,看到孟浩然来了,就偷偷地把他带到宫中,没想到刚好遇上唐玄宗。在宫中见一外人,不是做官的,唐玄宗问:此人是谁?王维没法隐瞒,如实告知唐玄宗,这是我的朋友孟浩然,是个布衣。

唐玄宗一听,说这个人我知道,他是有名的诗人,然后就叫他朗诵自己的诗,其中有两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我这个人没有什么才能,圣明的君主不让我做官,我经常生病,朋友也不来看我。)这本来是一句普普通通的抒情诗,唐玄宗听后,就很不高兴。你说:不才明主弃,你没有来找我,你也没有来参加考试,说我不给你官做,我一点也不知道,怎么能怪我呢?

当时,像孟浩然这样的,并不是,他一心一意就要做个隐士,住在农村过一辈子。其实,他也希望有机会为国家做点事,希望人生能够是奋发有为的积极状态,所以,基本上,在唐代,很少有真正的隐士。

现在,不是有一个成语,叫“ 终南捷径”。终南就是终南山,地处长安南边的一座大山。捷径是什么?是指做官的一条捷径。这个成语,产生在唐代,主人公叫卢藏用。他的名字很有意思,作为一个人,又要藏起来,又要被用。他早年隐居在终南山,在古代,凡是你有学问,隐居在一个地方,久而久之,你的名声会更大。你的名声传开后,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高尚的人,不肯出来做官,等他的名声大到一定程度,朝廷就会派人来请他出山,卢藏用就这样很快就做官了,后来,官做得还不小。

有一天,朝廷里来了一位道士,叫司马承祯,这是一个真正的隐士,隐居在浙江天台山,因为他是出家人,出家人是不能当官的。但是,朝廷把他召来了,见过皇帝谈过话以后,他又要回天台山去。卢藏用去送他,一路上远远看到终南山,卢藏用就指着终南山对司马承祯说,这座山里的景色也非常好,你何苦要千里迢迢回天台山呢?你就在这里住下吧!

司马承祯说,在我看来,终南山不过是做官的一条捷径罢了。在这里隐居的人,离长安近,就是为了做官。终南捷径的成语就这样传下来了。

到了宋,元,明,清,凡是读书人说到终南捷径,就是讽刺你是假隐士,实际上你不是真的要隐居,你隐的目的是为了出去做官。但是,在唐代,在终南捷径产生的那个年代,这个词并没有多少贬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朝诗人希望人生能够奋发有为。

唐朝有一个大诗人,就是通过走终南捷径进入了仕途,这个人是谁呢?

通过走终南捷径进入仕途的大诗人,就是李白。

李白在终南山隐居过,当然,李白隐居过的山比较多,除了陕西的终南山,还有河南的嵩山,山东的徂徕山,江西的庐山。这四座山,东南西北相距很远,你既然是隐居,就要安安静静地过跟外界比较隔绝的生活,干嘛要从这山跳到那山?而且李白在这些山里的时间都很短,隐了一会儿又换一个地方,为什么呢?

原来,他隐居山间,是为了等朝廷来请他去做官,隐了一阵,不见朝廷有动静,就再换一个地方。所以,李白隐居是为了求仕,求得一官半职。后来,朝廷发现了李白,就下诏书请李白到长安去,李白立马就不隐居了。李白很高兴,写了一首诗: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难道我辈只是一个住在草野里的人吗?蓬蒿就是野草,我并不是住在这里的人,我本来就是一个应该做官的人。朝廷一请,我就仰天大笑。

李白为什么要做官呢?唐代的诗人都想做官,那时,跟我们现在不一样。今天你要报效国家,有很多途径,你是知识分子,你得了博士学位,你不一定去做公务员,你可以去做很多很多其他方面的工作。然而,古代知识分子,除了做官以外,几乎没有其他报效国家的途径,只有做官这条独木桥。

李白在他的很多诗里,都表达了他的这种志向,他的理想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占据高位后,为国家做点贡献,把国家治理好以后,天下太平了,他再去过真正的隐居生活。

这是一种人生理想,这种胸怀跟魏征一样。不同的是,魏征后来确实做了大官,而李白本质上还一个平民。始终作为一名老百姓,来表达这样一种理想。

李白有济世安民的理想,但在现实生活中,他的理想并没有实现,他只是皇帝用来点缀太平的工具。李白想报效国家,却报国无门,他的人生理想,在现实中遭到挫折。

李白的诗,比较多的是写他的失意。他被召到长安以后,唐玄宗,并没有像他想像的那样,请他做宰相,来治理国家,仅仅是叫他写诗而已。写什么诗呢?写歌颂杨贵妃美貌的诗,李白感到非常失望。

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失意而不失志。李白的诗,看起来好像比较悲观,但马上又乐观了。好像是没有希望了,马上又有希望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上天生了我这么一个人才,肯定是要有用的,否则生我这个人才干什么?千金散尽,我的黄金全部用完了,也不用愁,它还会来的。现代人炒股,也许今天千金散尽,明天说不定又来了,熊市碰上牛市了。唐代没有股市,李白没有这种机会,他在这里说的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一种对于自己的人格,对于自己能力的高度自信心,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李白一首有名的诗叫《行路难》,这路,不是指我们走的马路,而是指前途。前程在哪里?诗中说: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古人说,路是走不完的,走着走着又岔出歧路来,但现在,路在何方?没有路。刚问完这句话,接下来马上就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总有一天,我会驾长风,破万里浪,意气风发地实现自己人生的远大理想。所以,在李白那些最失意的诗中,始终不失志。

李白的诗,充满一种精神的力量,他蔑视权贵,蔑视功名富贵。李白是一个布衣,在他看来,帝王将相,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需要向他们卑躬屈膝。他觉得人间的荣华富贵,功名富贵都是短暂的,他在诗中说: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汉水发源陕西,流到湖北,再流到汉口入长江,一路向东南而流。假如功名富贵能长在的话,那么,汉水就要向西北方向流了。弦外之音是功名富贵,不可能长在。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屈平就是屈原,当初屈原被楚王怀疑、疏远、放逐,屈原后来很悲观,就跳入汩罗江,自杀报国。但是,到了现在,楚王的宫殿何在?而屈原的作品,他的《离骚》,他的《九歌》,像日月一样悬在天上,光芒永不熄灭。

李白离开长安后,有一天,他喝得醉醺醺,骑着毛驴,不知不觉闯进华阴县衙门。县官一看,怎么一个人骑着毛驴闯入公堂:来人啊,把他拿下!来者何人?我是谁?李白说了16个字,我是龙巾拭吐,御手调羹,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龙巾拭吐,龙巾这是皇帝的手巾。拭吐就是呕吐,身上吐脏了,用龙巾来擦。传说李白在长安皇宫里,有一次喝醉了,唐玄宗叫他去写诗,就掏出龙巾来帮他擦干净。

御手调羹,皇帝的手叫御手,一碗羹汤,太烫,拿个调羹把它搅拌一下,搅搅凉,给李白醒酒。他是谁?是唐玄宗。

力士脱靴,力士是高力士,高力士何许人也?清代有李莲英,唐代有高力士,他们的权势差不多。高力士在朝廷,灸手可热,连东宫太子,见到他要称为兄长。一般的公主,驸马爷见到他,称他为爷。但是,李白不管这些,喝醉酒,坐下来写诗,指着高力士说:你过来,给我把靴子脱了!高力士只好上去给他把靴子脱了。

贵妃捧砚,杨贵妃给他捧一个砚台,可能有一点夸张,但也不是绝对的夸张,不是无中生有。

李白在县太爷面前说,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县令一听大惊,原来是李太白先生来了。故事体现了李白的狂傲,目中无人。我觉得,这不是李白的狂傲。李白认为一个人,应该有独立人格,即使自己是平民,也有自己的尊严。这种尊严,在帝王将相面前也不打折扣。

后人对李白有很多误会,宋朝的王安石说:李白写的诗不好,十首里有八首是写喝酒的,写女人的,太颓废。一般读者也觉得李白写酒写得太多,成天写喝酒: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李白一天到晚就是喝酒,每天醉醺醺的。其实,李白咏怀诗的意义,它的最大价值在于,他体现了一个平民的人格尊严。在封建时代,这很难做到的,而李白做到了。

讲到李白,我们就会想到杜甫。如果说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给人的印象是狂放不羁,那么,杜甫就是唐朝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给人的印象是谨慎持重。他们好像在各个方面都是对立的,他们咏怀诗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吗?

实际上不是这样。杜甫和李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两个人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成为好朋友。杜甫比李白小11岁,他们一见面便成知己,两个人之间的交往非常和谐。分别以后,杜甫经常怀念李白。

他们交往的时候,杜甫还很年轻,那时的杜甫狂傲,那个奋发精神,跟李白是一模一样的。二十多岁的杜甫就写了登泰山的名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们都登过泰山,在泰山石壁上,很多地方都刻着这两句诗,这两句诗,已经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这两句诗,不仅是写一个空间,你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上,俯视众山,视野广阔,看其他的山都显得那么短小。最主要的还是一种精神状态,在精神上占有一个很高的高度,体现他对人生一种积极的理想。在这一点上,他跟李白是一模一样的。

杜甫咏的是他的胸怀。杜甫进入长安以后,非常穷困,不仅指经济上的,也是精神上的。他没有出路,在长安整整十年,希望得到一个做官的机会,找到一份工作,为国家做点事情,但始终没有机会。杜甫跟李白一样,失意而不失志,在他的诗中,依然表达了那种伟大的胸怀,那种高远的理想。

杜甫跟李白不同的是,他在诗中,说得比较实在。44岁那年,他写过一首诗,叫《咏怀五百字》,诗中首先表明自己的身份:杜陵有布衣,我是杜陵的一个老百姓。

这是安史之乱爆发前一年写的,当时的社会矛盾已经非常尖锐,天下快要大乱,其他人都没有觉察,杜甫觉察到了。值得注意的是,在他写这首诗前不久,他得到了一个官职,做太子宫里的一个军需官。这个工作的官位低到什么程度呢,叫做从八品下。我们知道,知县官是七品,从八品下是相当低的了。当然下面还有九品,也就是说,比最低的高出一点点。他已经做官了,但是,他说自己是平民身份 :窃比稷与契。我希望做像古代的稷和契这样两个人。

稷,就是后稷,尧舜禹时期,舜那个时代的一个主管农业的大臣,后来就成了周王朝的始祖。契,是禹时代的一个大臣,他协助大禹治过水,后来是商王朝的一个祖先。

杜甫想成为稷和契那样的人,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国家做贡献。到了明末清初,有一个叫王嗣奭(shi)评价这两句诗时说:稷也好,契也好,并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地方,他们的特点就在于对天下,对百姓的一种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

杜甫的咏怀诗,更注重现实主义的描写,在诗中表达一种积极奋发的精神状态。当之无愧是唐朝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但后人,对杜甫也有误解,说他是一个愚忠的人,他一心一意忠于皇帝,是愚忠。

杜甫是忠,他时时刻刻想着朝廷,想着皇帝,说他愚忠有点道理。比如说宋代的苏东坡,对杜甫的人品有一句著名的评价,说他一饭未尝忘君,就是每次一顿饭,都想着皇帝,皇帝他是不是有饭吃?其实,皇帝根本不用你去想,他肯定有饭吃。

杜甫晚年流落到湖南,他吃到一种以前没有吃过的东西,叫槐叶冷淘,就是用槐树叶子榨出来的汁和在面里,做成一种凉面。杜甫写了一首诗,来咏槐叶冷淘,他说,不知道皇帝在纳凉的时候,能不能吃到这样一种凉面?

杜甫念叨皇帝,不是一味地愚忠,是他寄希望于皇帝能够变成一个好皇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致君尧舜,让皇帝变成尧,变成舜,那样的好皇帝。

在封建社会,除了出现一个好皇帝以外,大家还有什么希望呢?对老百姓,对国家有利的事,都要通过一个好皇帝来做,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杜甫希望出现一个好皇帝,归根到底还是落实到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忧国忧民,这是杜甫咏怀诗里最本质的一个精神内核。

我们读唐诗,读咏怀主题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我们中国成了一个发达国家,我们的民族复兴了,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有文化的先进民族,这个时候,我们作为国民的一分子,作为一个老百姓,我们要锻造一种健全的人格,是不是应该有自己的尊严,有一种独立的人格?他对于天下,对整个国家,是不是负有一种责任心?也许,我们做不了更多的大事,但是应该有这份关怀。

杜甫就是这样做的,杜甫一生,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了不起的事业。他不在位,他没有机会,但是,在他的诗歌中,时时刻刻表达了这种关怀。

我们读唐诗,读咏怀这一类主题的时候,恐怕不是读了李白的诗后,我们就飘飘然,像神仙一样了。读了杜甫的诗后,只觉得他写得如何精美,对仗如何工整,不是的。最主要的恐怕还是要从中汲取一种人格上的熏陶。

古人和现代人不一样,古人有他的局限性。封建时代跟我们今天的时代大有距离,但是,在某些方面,可以抽象继承,对于一些有价值的认定,有些对理想的追求,可以从中受到熏陶,这是我们读唐诗,读咏怀这一类诗时,应该注意的。

诗歌唐朝


南京大学中文系莫砺锋教授,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诗歌唐朝》系列节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335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895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766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918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042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69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19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76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93评论 1 30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11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76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62评论 4 3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93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0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42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9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64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唐诗三百首详解(一 行宫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
    汉唐雄风阅读 5,937评论 4 29
  • 禅佛性中人山水画中诗 -----王维的诗歌生活和他的禅佛境界 (一) 陕西蓝田有一个叫辋川的地方,那个地方有蓝田人...
    树神记111阅读 2,732评论 2 23
  • 有论者认为诗中的“秋风秋雨”“落日孤云”具有某种象征意味,简要说说你的理解。(6分) 15.四个意象都是诗人眼前的...
    一路春光一路歌阅读 1,382评论 0 0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17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561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