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福州中小学恢复线下教学,停课期间,一二年级我们提供了资源包供学生自主选择,那么学生们长达三周的线上学习效果如何呢?复课以后我们可以怎么有效的进行学习呢?
停课前我已经根据麻吉星平台系统的数据初步看出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学情差异。复课以来,我们可以继续借助数据了解学情,同时我有意识的进行双班数据的对照、差异分析和追踪。
现在我们来看看执教的两个班复课以来(4月11日—4月29日)生成及互动数据图:
两个班生成互动情况大致相同,其中“抢权”、“视频”的使用是一样的,1班“照片”63张略低于2班的68张,“投票”和“挑人”次数略高于2班。仔细调阅具体的课堂情况,我看到学情和教学策略的差异:2班整体思维较为活跃,学生生成较为丰富,因此“照片”数量多,而1班投票的多次作答情况多一些,因此“投票”和“挑人”次数略多。
一、“以生为本”和“教师中心”
复课后,一开始我们进行了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的新课学习。4月15日正式开始线上学习内容第四单元《百以内数的认识》的整理与复习,来看看当天的课堂记录对比:
2班的倒计时9分钟,学生作品展示5次;1班的倒计时仅为5分钟,学生作品展示3次。倒计时少意味着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时间比较少,教师讲授的时间比较多。借助时间轴回顾我的课堂,2班的线上学习效果相对来说不错,在我整合的活动中大概能做到巩固+提升,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其中2班比1班多出来的倒计时和展示均为2班完成了第二关闯关活动:我爱动脑筋。
回顾1班的这节课,可谓是典型的“教师中心”课堂。1班的线上学习效果比较一般,学生对计数器拨珠进位和连续进位的理解和表达都比较欠缺,但课堂当下的我心里着急了,就开始了教师不放心“讲述”过程,学生体验、表达和探索的自主时间也就变少了。其实,缺乏互动的线上学习效果一般不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吗?我的教学策略一开始就不够科学,我应该要先收集数据了解两个班学生具体的学情设计适合他们的学习活动。比如闯关二“我爱动脑筋”1班可能没有时间探索,但我应该在前面的“拨珠活动”加入适当的数数过程充实活动,和学生一起将知识能力以及方法进行结构化,逐步探索高阶的学习活动。
二、“关注数据”和“妥当调整”
因为线上线下学习的断层,4月15日的“教师中心”课堂提醒我要更加关注数据,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课程表安排的课程都是2班先上然后1班再上,我会根据2班的学习情况对1班的教学进行调整。
《百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复习第二课时,为了了解学生是否了解“10个10个数更简便”这一基础知识方法,在2班的课堂上我请学生“数夹子”判断哪边数的更快?
尽数据图已经显示100%,我仍不放心的圈出了一列10个,然后再请学生将杂乱的黄夹子圈一圈数一数。
可以看出来,这个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们已经掌握得较好,于是在第二节课1班的教学中我便将这个我一开始认为是“脚手架”环节省略,将其与下一个环节“怎么数圆片”整合,进行了合理的调整。
这样便提高了教学效率,节约了时间,因此1班在这节课比2班多了时间探讨下图这道题并做了辨析(2班放在下节课探讨啦)
二、“不同生成”和“不同决策”
在4月下旬执教解决问题时: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
2班的作品是以下三种方法:
1班的作品是以下三种方法:
经过一个阶段的调整,1班和2班的多样的生成让我看到学生们的思考和成长。两个班在作品的呈现和思考上有些区别,1班学生小朋友对小余老师的1号作品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可以不用那么复杂,于是根据学生们现场的反馈,我请学生们对小余老师的作品是复杂还是清晰进行投票,选项挑人说理由。
小余老师的作品思路非常清晰,列出算式后还将可以购买的两本杂志连线起来。喜欢画画的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了杂志,一些小朋友认为复杂的原因就在于画给人的感觉不够简洁,当然此时我就可以将用序号、价钱、字母符号等方式告知小朋友,但我想这正是小朋友形象思维最真实的反映,它已经体现了这节课我们所学的核心方法,以后的学习中再慢慢探索和感悟符号意识并不迟。
根据学生们多种多样的不同生成,我采取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同时也让我看到了教学的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和创造性。
四、“不断进步”和“一起成长”
字里行间,大家可能看到的是我更加关注1班,事实的确如此。从感性判断来说,复课后我更喜欢是上2班的课,但正因为有了数据,让我有意识地看到差异,克服教学上的惰性,真正看到学生的能力起点和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这个过程,我看着2班稳步前进,1班在努力加速前进,在差异中看到了尤其是1班的成长,让我充满了成就感。
4月26日的课堂上,1班和2班都完成了一次三次作答,在用人民币解决问题时,我提问:哪种方法更能清晰的表达思考的过程?
可以看出,2班是两种方法进行投票,1班生成了3种方法,而方法2正好是1和3的整合,将思考的过程完整呈现,更利于学生进行辨析和判断。此前多次作答的数据2班的情况要好于1班,2班的全班对话效果较好,而1班虽然乖巧但专注力不够,倾听习惯也有待加强。正是在这一阶段的调整中,我看到了1班生成在不断的丰富,倾听习惯也在不断的加强,我很开心,那天我也将这张数据图分享给了班主任,一起感受进步的喜悦。
那么,就让我们继续在麻吉星魔法课堂的陪伴下,在数据中看见差异,妥当调整,精准决策,一起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