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午后的阳光直直地洒在床上,给我的午睡送来阵阵暖意。人变得很慵懒。孙女很多拼图智力玩具已经破碎,就是舍不得扔掉,总觉得还没有怎么玩,就扔掉太可惜了。越聚越多,家里越来越乱了,是该断舍离了。
初识“断舍离”这词,已经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了。“断舍离”三个字都有“别”的含义,汉语中用三个动词组合其实也不多见。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断舍离”源自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的著作,它是整理物品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或价值观。
我从最舍不得的东西开始处理。第一次投稿的底稿,第一次发表的文章;第一次工作的工作照,第一次获奖的证书等等;这些都放在我办公室的橱子里,有的跟随我一次一次转移办公室,我都舍不得抛弃它们,有的十几年都没有见一面,不影响生活。不少的物件、物品和物料,承载了无数的记忆和情感。能不能果断地舍弃,能不能变成电子档收藏,如今这些物品已无多大意义,我看完全可以“断舍离”。
我决定从藏书、藏物、藏宝开始“断舍离”。我的书橱有些书静静地排列在书架上好几年,我不可能再去翻阅了,有些书也许已失去了信息性的传播,或知识性的解惑,于此“断舍离”顺理成章。有些可以在电子出版物里能阅读的,坚决舍弃。除非一些签名本,手稿本之类珍品,其他哈不客气“断舍离”。
在整理的过程中,一些小摆件、纪念品,特别是一张张证书,尽管它们都承载着美好的回忆,也有不少故事。但是学会模糊,善于忘却,同样也是美好。这些也必须“断舍离”。
电脑也要“断舍离”,没有用的东西及时清理掉。不要害怕某平台那天会倒闭,把好的作品打包留一下即可。别人出书,我在网上出文集也是一种保存,也是一种别离。曾经以为离开抖音,娱乐生活怎么办,手机卸载掉抖音一年多,一点也不影响我的生活,手机工作效率还更高了。
“断舍离”要对抗多少年形成的舍不得丢弃的坏习惯。有些东西,我觉得没有用了,夫人觉得有用,她还会捡回来。一个人有“断舍离”的决心还不够,家人都要有这样的决心才行。教育孩子问题上,也要这样,该舍弃的理念必须舍弃。
对一些无效的社交生活方式,也要果断“断舍离”,这方面往往容易被忽视。
“断舍离”是一种自我挑战,每一次“断”就是内心的割舍与分离。曾经物满杂乱的房间被清理、清除、清仓,留下了一些仍然能带来快乐和满足的物品,既是对执念和物质束缚的抛弃,也是对心灵的重构与重铸。曾经的电脑作品满屏都是文档被归类、删去,现在整洁悦目。“断舍离”获得了轻松和自由,从此,演绎出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