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里李鸿章说:
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情。
火候不到,众口难调。
火候过了,事情就焦。
今日使命从追求效率到追求公平的转变,这种转变已经多次,没有所谓追求公平好还是追求效率更好,本质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形势。
到哪座山唱哪首歌。
过去四十年追求效率,诞生了很多新贵,固化了很多红贵,也积累了太多矛盾,怎么化解情绪对立和内在症结?
首先,必定从追求效率转向追求公平,就像当年取消粮食税一样,不然可能是一个更加萧条的乡村。
有些事你越是自上而下打压,越是得不到想要效果。
矛盾不是来自于外而是来自于内。
内功不到位,招式再多也容易被见招拆招。
社会风气的好与坏一定不是老百姓的责任,而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归根结底是当权者的责任。
君子之德如风,
小人之德如草,
草上之风必偃。
想想建国初期只是调动了工农一代人的积极性,迸发出巨大能量,奠定了当下发展的一切根基。
这种空窗期千年一遇,连续跨越两个时代,历史表现为进二退一。
在进二退一的几十年中,往往创造奇迹。
文景之治,鼓励百姓开荒土地私有买卖——之前土地是分封制国有的背景下转变为可个人私有买卖。
隋唐的科举制初定——之前的官僚集团是在士族门阀垄断的背景下转变为寒门科举即可获得。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未来二十年,
尚武-崇工-重农-抑商-贬文
现在,教育分流,学的是德国那一套,德国工人的地位工资比国内高太多,相信这种转变不会等太久。
贬文还没开始,一是利益纠缠太多,还需要它延缓就业压力;二是待尚武完成才是贬文的开始。
怎么贬?
但凡崇文的朝代都是比较羸弱的,比如晋,比如宋。
尚武的王朝,汉之武帝,唐之太宗,明之成祖,皆开疆拓土雄主,追求盛世气象。
当下,千年未有之变局,必定如此。
今天,普通人的上限是——中产阶层。
社会阶层固化之后,属于个人的上升通道不是封闭了,是固化了,是完全可控的,是设计好的。
财富会向普通人开放,权力不会。
资本攀附权力左右权力,受伤的一定是资本。
自秦始皇始,掌握权力就掌握一切,何须资本。
沈万三,胡雪岩……
不会出现韩国资本凌驾权力之尾大不掉。
资本必须屈从于权力。
民企,注定在三只鸡蛋上跳舞:权力,人民,和资本。
纵使长袖善舞,也难不踩破任何一个。
鸡飞蛋打是终局。
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是从公,
普通人的最佳出路是从戎。
时代使命,是趋势,不是所有人之必然。
普通人暴富的机会还会层出不穷。
就像家庭主妇通过直播达到千万身家,
这不冲突,
最大的财富新贵群体来自新兴领域。
其他人事业上限,已经是写好的剧本,你按部就班去走就可以了,可衣食无忧。
拥有一技之长,就不会饿死。
人生是轨道,不是原野。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无数种可能,但,属于你的就那一种——要明白已经过了草莽年代,那个走在路上都被时代红利的大饼砸中的年代。
看三国演义,就对曹操刘备孙权指点一二,觉得自己可能做的更好。
大概率你距离邓艾,周仓,黄盖这些三流四流人物都还差几个层次。
王德峰说如果你四十岁还不信命,那是你悟性太差。
知天命的目的是放下妄念,执念,贪念。
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做自己有把握的事,然后把成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点,要学司马懿,而不是杨修。
知道了自己的天命所在,然后就是如何安身立命。
有人靠技术,有人靠资本,有人靠祖荫,有人靠关系……
无论靠哪种,必须认识到——自己要拥有不可替代的能力。
开窍要趁早。
转运都是现在每一个选择的结果。
人生中每次重大选择,无异于二次投胎。
电光火石间的机会。
想想父母辈在那些可以改命命运的机会来临时,比如股市,房市,就业,晋升,婚姻,贵人……
到底错过了多少?
所以,底层为何难出头。
最后的话:
既然新时代已经到来,
接招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