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两本书《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和《小强升职记》,都是关于自我管理,一本讲读书,一本讲时间管理与个人计划。写作群里,有很多勤奋的人,我刚一睁眼,别人已经打卡了,还有许多故事,刺激到我,让我再一次决定,要做些改变——早睡早起,有计划地生活。
到今天,已经三天了。头三天,是危险期,80%的人会失败。第一阶段胜利了,我决定写点总结,回顾一下做的好与不好的地方,并给自己增加一点信心。
我是全职妈妈,整天围着孩子转,一般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项目,自由支配时间少,但优点是生活比较规律,临时突发事件较少。由于带孩子,处理日常家务,一般没有特别紧急的情况,而我一直随性惯了,也没什么时间观念。所以我采用的是日程表清单方式,根据《拖拉一点也无妨》中的战拖方法,我把日程表写的比较细。从起床洗漱到入睡,能想到的细碎事件,全都写进去,并规划好具体时间,每天读书计划的书目与页数,读的文章篇数,甚至写作的主题都写进计划。
我给每一项工作都留了足够的时间,如果照此去做,完全可以游刃有余,但是许多时间都在莫名奇妙中消耗掉了,这才导致做正事时总是慌里慌张。
最初的想法是要改变生物钟,由“夜型人”慢慢变成“晨型人”,但这样的决定做过无数次,也失败了无数次。为了更好的督促自己,我把整天的计划都用笔写下来。并要求自己每天醒来,在朋友圈发一句话【每日一句】。这样我不得不在每天的阅读中,注意积累,如果当天没有找到满意的句子,晚上睡前留有半小时,翻一翻以前的阅读笔记。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对自己的金句积累和阅读质量,都有好处。
三天下来,总结如下:
第一天,周五,因为前一晚失眠,起晚了。多数任务都能够顺利完成,只是下午整理读书笔记预留时间太少,未能写完,留入第二天。
第二天,周六,基本完成,,早起写作,继续昨天的读书笔记,好在周六不用写作业。忘记写明日计划。
第三天,周日。阅读任务未完成。主要原因是,朋友让我写一个稿子,计划晨间1.5小时完成,结果还花费了下午2小时,占用了大量阅读时间。
综合来看,主要是写作比较费劲,以后计划,可以多预留一点时间。另一方面,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项目,应该拆解成一个个行动,比如收集资料,文章结构,写作,编辑,修改。这样执行起来,更加高效一些。
关于早起,计划定的6:00,每天闹钟响就会醒,但都会晚几分钟再起。这是晚起与早起在心里打仗。昨晚忘记定闹钟,今天6点多一点,也自然醒了。这说明自己的心理暗示有了作用。
虽然,自己还不能完全按照计划的时间执行,但至少目前的生活已经规律很多,不再因没有时间观念,匆匆忙忙。在看书的时候可以认真看书,带娃的时候,可以一心带娃,不再一心挂两肠,效率也更高了。
三天危险期过了,以后剩下的就是坚持,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