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解心理偏差
蛇咬效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销户,不买某些股票)
赌资效应:人们倾向在获得大收益后提高自己对风险的容忍度。(价格泡沫)
处置效应:人们会采取行动去避免懊悔、寻求自豪。(过早卖出盈利股票,过久持有亏损股票)
过度自信:人们在正确评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信息的准确度方面存在困难,通常觉得自己比实际表现更好。(过度交易、冒险�交易)
启发式简化:由于某些认知限制(记忆力、注意力等),迫使大脑把复杂的分析过程加以简化处理。
锚定现象:投资者会锚定他们的买入价和最近的最高价。
群体效应:社交互动使投资者在同一只股票上表现出从众效应。
代表性偏差导致人们将过往的情况外推,并假设好公司也是好投资。熟悉偏差让人们相信自己熟悉的公司相对那些不熟悉的是更好的投资。所以,人们会拥有更多的本地企业和本公司股票,但只有很少的国际性股票,这些心理偏差导致了地分散化投资和高风险。
期望理论:收益是凹函数,损失是凸函数,损失函数要比收益函数的形态更陡峭。
框架效应:人们做出的选择受到问题框架的影响,如正面或负面的语境。人们在正面框架下偏好低风险的选择,在负面框架下偏好高风险的选择。
心理账户:人们通常孤立地考虑自己的各项投资,忽视各项投资之间的互动。人们偏向于将支付期限的长短与商品或服务的使用时间相匹配。
二、设定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的好处:立足于长期,纵览全局;监督进展,明确行为与目标是否一致。
三、制定量化标准
量化标准能使做决策时避免受情感、小道消息和其他心理偏见的影响。
购买股票前,要将其特点与标准进行比较,如果不满足条件,就不要投资。
四、分散投资
通过购买多种类型的股票实施分散投资策略。
持有尽量少的自己所在公司的股票。
投资债券基金。
五、控制环境
对能放大心理偏差的活动作出限制。
每月只查看一次股票。
每月的同一天交易一次。
每年检查一次投资组合,看它与具体的目标是否一致。
六、其他经验
股票论坛和公众号文章只可用来娱乐,不可当真。
获得市场平均收益率。多数主动交易发生的原因是期望获得比他人更高的收益,这常会导致心理偏差,最终的收益较低。
每年反思投资中的心理偏差。“渊博”的投资者常常失败,因为他们的心理偏差控制了他们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