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梁艳分享696天。网络中级五期。2019.04.16
昨晚是高级一期的同侪督导时间,也是每周一次的“挖金子”时刻,老师们总能从自己的视角给予迷茫中的咨询师以帮助,让其看到“解决”的曙光。昨晚是我的案例督导,之前深陷“无助无力的挫败”之中,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在优秀老师们的引领下,我如拨云见日般有了通透感,也深深感受到“关注人”的意义和重要性,来访者的“懂”及不合作自有其道理,那谁来谁是来访者,我们要和来访者是一伙的,先关注她的不易、努力、付出,关注她焦虑背后的期待、在乎的、看重的,后在解决她带来的问题或困惑。作为咨询师,一定要保持中立的态度,即使做不到完全的中立,至少要能暂时屏蔽掉我们的主观知觉与来访者之间的链接,换位理解她这么做一定有她的道理和难处,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她“不合适”的举止背后掩藏着多少不为人知艰辛酸苦,在她的世界里她是对的。作为咨询师,我们要稳住自己了,不要急于地努力地想帮来访者解决她的问题,即不受来访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对于亲子关系问题,也不要“妈妈上身”,更要时刻提醒和觉察自己千万不要“失衡”而倾向其中一方。不要在意、纠结,更不要想调整来访者的言行举止,谨记咨询师是倾听者、陪伴着、引导者,在来访者能量较低的状态下,我们的接纳、尊重、理解、共情、未知姿之就是一股对来访者来说的是星星之火,黑暗之光,救命之稻草。当来访者慢慢地恢复能量时,她一定能够接受“妈妈就是用来焦虑的”而把握好“度”,也能思考到做点什么来达到看似“无为而有为”的效果。以积极的“焦虑”来解决问题,应对负向的焦虑。
“关注眼前这个人”,说起来容易,当真正面对来访者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或忘记了最基本的助人之利器“尊重、接纳、共情、未知、中立”等,而是陷入助人心切的大包大揽的“专家”职责之中,尤其当我的主观知觉与来访者不同时,还会以我以为的“正确”方向来强拉硬拽来访者,殊不知每个人都是解决问题的专家,谁都没有当事人自己了解自己,所以保持时刻的觉察来检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为,以及通过大量的实践来不断地修炼自己,提升基本功。更多地贴着、陪伴着来访者,她能来到咨询室,就足以说明她想要改变现状,在来之前,或许她已承受了太多的煎熬,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压抑了太多的情绪,她或许快要到了崩溃的边缘,她或许想在这样安全、放松、保密的环境中,释放自己,发泄自己,呈现真实的自己。就像冬冬老师所言:“家长们真不容易。做妈妈真心难。不发脾气,看孩子那个“死”样子,真想分分钟按回肚子里重新来过;发脾气吧,事后想起专家们的教导就后悔不已。中国的家长们(特别是妈妈)在指责和自责中负重前行。”所以对于前来咨询的妈妈们,接纳、理解、中立是万万要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