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指尖形式主义”,守群众路线初心

        信息化浪潮下,微信群、线上问卷等工具本应成为干部服务群众的“助推器”,却被部分人异化为“甩锅利器”与“免责盾牌”。“群上调度”替代实地走访,“线上调研”取代蹲点观察,“键对键”交流挤压“面对面”沟通,这种新形式主义背离了群众路线的初心。践行群众路线,需牢牢把握“走进群众中是基础、俯下身子听是核心、脚踏实地干是关键”,方能筑牢干群连心桥。

        走进群众中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前提,脱离“现场感”的工作终将沦为空中楼阁。群众路线的本质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到群众中去”的第一步,便是迈出办公室、走进群众生活场景。部分干部下基层时“走马观花”,在微信群发布几张村口合影便宣称“完成调研”,对群众的真实困境视而不见。群众的诉求藏在沾满泥土的裤脚里,唯有亲身走进他们的生活,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若仅依赖线上信息,无异于“隔靴搔痒”,永远无法触及问题核心。

        俯下身子听是拉近干群距离的核心要义,缺乏“同理心”的倾听难以凝聚群众信任。线上沟通虽便捷,却少了眼神交流的温度、语气中的真诚,群众往往碍于情面“报喜不报忧”。而当干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以平等姿态与群众对话,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心声。“接地气”的倾听,才能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部分干部线上征求意见时设置“标准答案”,对质疑声选择性忽略,本质上是官僚主义的体现。唯有以“空杯心态”俯身倾听,才能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让工作更贴合群众需求。

        脚踏实地干是赢得群众认可的关键所在,没有“行动力”的承诺不过是纸上谈兵。群众路线的落脚点是“为群众办实事”,线上的美好蓝图若不转化为线下的实际行动,终将沦为“画饼充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看干部在群里发了多少“漂亮话”,只看实际解决了多少“烦心事”。唯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将群众诉求转化为具体行动,才能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指尖形式主义”看似高效,实则割裂了干群联系。干部当清醒认识到,互联网是服务群众的工具,而非脱离群众的“屏障”。唯有以“走进群众”为基、以“俯下倾听”为要、以“踏实实干”为本,才能破除形式主义桎梏,真正践行群众路线,让党的工作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