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反映周代东方小国怨刺西周王室诛求无已、劳役不息。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
东方远近大小国,织布机上空荡荡。葛草鞋子缠又绑,怎可以踩在冰霜上。翩翩公子哥儿们,驰骋宽阔大马路。他们来来又往往,让我心里实难安。
杼柚:指织布机。杼,织布机的梭子;柚,同“轴”,织布机的大轴。
纠纠:缠结的样子。
葛屦:葛草编的鞋。葛,葛草,茎皮可制葛布;屦,鞋。
可:通“何”。
佻佻:独行、翩翩美好的样子。
周行:同“周道”。行,道路。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国风》是按国别编排,《雅》《颂》则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篇首的篇名为组名。
如《小雅》从《鹿鸣》到《鱼丽》十篇,就称为《鹿鸣之什》(伍、什是中国古代的计数单位,“某某之什”,即某某等十篇诗)。《大雅》从《文王》到《文王有声》十篇,就称之为《文王之什》。《周颂》从《清庙》到《思文》十篇,就称为《清庙之什》。十篇以上带有零数的诗篇,不另立篇什,就编排在最后一组篇什内。
《小雅》共有七十四篇,其中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
《谷风之什》:谷风、蓼莪、大东、四月、北山、无将大车、小明、鼓钟、楚茨、信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