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东北小城走出来的,虽然离开家20多年了,但仍怀念东北的冬天。
在记忆里,东北的冬天是最美的,东北的雪以及东北的冻货带给我儿时无尽的快乐。
这种快乐,多年以后,即便在他乡,偶尔想起来还是会不自觉地抿着嘴笑。
01
雪地里是我家的天然大冰箱
小时候,我家在平房住了很多年,那时候,几乎家家都没有冰箱。
到下雪的时候,每家都会在雪地里挖个洞装上冻鱼、冻肉,上面再添上厚厚的雪。
我问,为什么要把东西埋在雪里?父亲说:“雪地里是东北人天然的大冰箱。在雪地里保存的冻货,能够保持住水分,这样保存的冻货好吃。”
所以,我小时候和我的玩伴再怎么淘气,也绝不会在我家的天然雪冰箱附近折腾,因为我知道那里会有好吃的美味。
等我家上了楼,我发现,确实如爸爸所说的那样,冰箱里或者阳台上冻过鱼肉,都多少会流失水分,没有雪地里的冻货好吃。
02
冻货带给我的快乐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父母去雪地里拿冻货时,我总是欢呼雀跃的。
当天的餐桌上会有酸菜炖肉、大酱焖鱼,饭后还有化了的冻梨、冻柿子吃,咬上一口,甜到心里。
父亲一说要去取冻货,我总是会屁颠屁颠地主动跟在父亲的后面,来到埋冻货的地方。
父亲先拿铁锹把雪扒开一个口,再取出一块肉,或者一条鱼,再拿出几个冻柿子、冻梨。
冻梨、冻柿子是我小时候的最爱,除了苹果,它们就是东北冬天的水果了。
取完冻货之后,父亲就会再用雪把洞口添上,再用铁锹把雪拍的结结实实,弄得和周围的雪一样,避免贼惦记着。
后来,日子好了,家里有冰箱了,父亲还是会把过年买的年货放到雪地里埋起来。
或许,是他在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怀念那段曾经艰苦的岁月吧。
这么多年过去啦,老爸依然对东北的黑土地有着别样的热情,他现在七十多岁了,还喜欢在城市的边上,开垦点土地,种上蔬菜。
夏天,我一打电话,他就会乐此不疲地和我说起他的自留地,隔着千里,透过屏幕,我能看出他的笑意里透出他对土地的热爱。
泥土里走出来的苦孩子,他对土地的眷恋,你我都不懂。
03
冻货带给长辈的快乐
我的父母他们那一代人,都经过三年自然灾害,小时候家里生活很苦,她们一直都是相当勤劳节俭的。
如今,生活越来越好,在城市里即便是住着楼房,她们也会在夏天冻上一些茄子、豆角、西红柿、豌豆、熟玉米等。
在东北,万物皆可冻。冻的蔬菜,天气一上冻就会放到阳台上,留着慢慢享用自己种蔬菜了。
在东北不光我家这样,姑姑家、父母家、很多家里有老人的人家都沿袭着冻货的习惯。
到了过年,她们也依然会给家里的冰箱里、阳台上都囤了很多的冻货。
我和哥哥总是抱怨着父母的冻货,说没营养,应该吃新鲜的蔬菜、肉。
当我在他乡,经常和东北的长辈视频聊天,姑姑、老妈、老爸也都会告诉我她们冻了什么蔬菜,采买了那些年货。
在视频中,我目睹了她们笑容绽放时,皱纹犹如花朵般绽放的美丽。
那一刹那,我恍然大悟,原来冷冻食品给她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简单纯粹的快乐。父母对冷冻食品的热爱,如同冬日的暖阳,深深刻在他们的生活里。
她们那份冷冻货物的喜悦,那份情感与记忆,却是他们不易人生的财富。
写在最后
艰苦的岁月里,她们锻造了勤俭持家的能力,供出了我们两家五个孩子上了大学,都各自安了家。
如今,日子好了,她们习惯了节俭,但她们省下来的钱对孩子却从来都是慷慨有加。
今年,我也买了冰柜,在他乡,也忙了一段时间,给自己冻了一些冻的蔬菜,但是,我没有找到儿时快乐。
东北的冬天依然很美,而我已不再是那个少年。
随着东北的冰雪渐渐融化,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
经过冬季雪的蕴藏,黑土地上的庄稼将会蓄势待发,茁壮成长。田间的小花也会竞相绽放,将大地点缀得如诗如画。然而,东北热闹的年,以及那些好吃的冻货,永远不会融化,永远在东北人心里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