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的开场常常以复习词语开始,然而,平时总是就词语而读词语,男女生轮流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之后分析课文......
我知道词语本身可以有感情,有蕴含,有意味。然而,我依然不晓得如何把词语环节上出彩来!
今天,读了张祖庆老师《沉入词语的四度空间》深有触动,词语也可以有温度,也可以上出彩来!
张老师这样说:
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这样的词语教学,呆滞而缺乏生命活力。词语教学,难道真的“想说爱你不容易”吗?词语教学能否像其它教学环节一样精彩纷呈,常教常新呢?我们很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其实,词语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记得维果斯基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了胞”。
于是,我立刻改了自己的词语教学:
师生合作,教师把词语串起来成文章。譬如:
师:妈妈告诉我,沿着----(生来读)弯弯的小路(淡出)就可走出天山,就可以到达----(生读)遥远的北京(淡出),北京会有----(学生读)雄伟的天安门(淡出),天安门广场上有----(学生读)升旗仪式(淡出)……
抓住词语的温度,亮度,深度,效度!由词语的温度触摸文章的温度!由词语激起朗读的兴趣,进而用心灵感悟文章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