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期进行到倒数第三周,多数学科的新课基本结束,老师们都在铆足劲抓知识的落实与巩固,以便期末考出优异的成绩,师生都能有个好心情迎接假期。大家的想法趋同,做法也就趋近。关键是,若每个老师都只扑在自己的学科上用力,那么学生就会疲于应付,到头来效果反而不尽人意。这个时候,班主任就要站出来主持大局,进行统筹规划,根据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学力情况进行合理的部署,让期末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班主任具体要怎么想,怎么做,才能把期末复习总规划做好呢?
首先班主任要理清自己的想法。班主任的想法就是前进的方向,想法错了,方向就反了,事倍功半,甚至无效。那么班主任事前应该想明白哪些问题呢?
一、想明白自己的身份,以及这个身份应该承担的责任。百度百科上对班主任是这样解释的: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并负有协调各种教育资源和力量的责任。对于这个解释,我个人认为很全面,很专业。既然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那么班主任就是带兵打仗的那个人,必须要有大局观。既然班主任负有协调各种教育资源和力量的责任,那么班主任就要对班集体的整体推进进行统筹安排。明确了自己的身份与职责之后,班主任就要有底气和勇气去主持大局,就要对班级的期末复习做一个总规划,让每个学科老师有序有分寸地抓牢自己的学科复习,让每个学生有劲有重点地巩固好自己的学科知识。
二、想明白自己的胜负心该摆在哪里。班主任的胜负心如果只在自己所执教的学科上,就会与科任老师抢时间——霸课,作业加量。甚至还会利用班主任的权威去逼迫学生在主观上重视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更甚者连班会课都会拿来进行学科教学,根本不会在意学生的品德教育、心理按摩、认知提升。一句话,班主任的胜负心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格局就显得太窄小了。缺乏大局意识的班主任带班,个人教学业绩或许很突出,但班级整体成绩难以提高,班级的整体发展也无从说起。大气的,具有全局观的班主任带班,胜负心一定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也只有具备大局意识的班主任,才具有统帅之才,才能领兵打仗,才能眼里有人,心中有计,手中有活。
我之所以强调班主任们事前扪心自问理清想法,目的是行动时有计划,行事时有主次。班主任不仅自己要勇敢向前冲,也要带着科任老师和孩子们勇敢向前冲。
其次班主任要制定完善可行的复习总规划。制定复习总计划的目的是行事有方,心中不慌,人心所向,能打胜仗。那么班主任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制定班级复习总规划呢?
一、以结果为导向来制定期末考试目标。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所带班级的班风和学风,以及学生的学力,还有以往的成绩来确定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目标。比如我带的少侠一班,班风正,学风浓,除了四五个学力特别弱的学生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外,其余学生都乐于学习,中等生成绩虽不突出,但很勤力,尖子生成绩优异,但不骄傲自满。从一模和二模的成绩来看,除了道法学科的均分排在年级第二外,其余学科的均分都排在年级第一,年级前十名,少侠一班占了五个席位。根据我的班情和学情,我对少侠一班期末考试(中考)的预期目标是:道法学科均分冲年级第一,其余学科稳在年级第一不下滑。前十名的五个席位绝不落入他人之手。就我的班级成绩来看,守住已有的成果就是最大的胜利。除了制定整体目标之外,班主任还要另起一行单独制定弱势学科的提升目标。另起一行的目的是告诉所有学生,班主任对该门学科的重视,希望每个孩子都要加油,不要让老师失望。
二、以过程为基础来进行时间分配。到了期末复习阶段,非统考科目的考试都结束了。除了体育和心理课绝不占用外(这是我个人的坚持,不管期末复习时间多紧张,我都不占用学生的体育和心理课。在我的教育理念里,学生的身心健康始终排第一),其余时间都可以由班主任来统筹安排。具体怎么统筹呢?我始终坚持三个分配原则:
1.稳住优势学科,少加时间。从历次考试来看,一直居于年级前列的科目,就算是优势学科。这些学科只需要按课表上的时间稳打稳扎就足以,不必额外增加时间。
2.提升中等学科,多加时间。考试成绩处于年级中位上下的学科,要从统筹的时间里划拨一些时间给相关的学科老师安排。背书、刷题,对于中位学生都极为重要。班主任希望学科老师督促学生背书和刷题,那么时间上就要有保障。
3.辅导弱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班里那些成绩总是吊车尾的孩子,班主任也不能忽视。虽然短时间内很难提高这些孩子的成绩,但教育的本质就是“不放弃,不抛弃”。班主任可以把这类孩子分给相关学科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根据学生学力,能提升多少算多少,不必强求。只要这些学生愿学、在学,不论结果怎样,老师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三、以行动为根本来制定行动计划。班主任把目标制定好了,时间也分配到位了,接下来就是带着科任与学生一起行动了。为了提高行动力,班主任最好制定一套行动计划。
1.听课。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因此课堂纪律一定要得到保证。班主任和学科教师除了在上课前强调课堂纪律外,还要在课前让学生复诵课堂管理规则,以达到强化学生课堂价值观的目的。只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授权学科老师管理,学生就会配合老师的教学管理,提质增效就不是难事。
2.背书。说背书有些宽泛了,其实就是督促学生记忆各学科的知识点和考点。如果学科老师只是笼统地发出指令:请大家背书!除了几个学优生知道背什么,怎么背外,其余学生都会一脸懵,然后东翻翻,西看看,背了一个早上,还在第一页。第二天老师叫背书,还在第一页,有个别学生,背到期末考试的前一天,还在第一页。为了提升记忆效果,班主任最好召开一次学科教师会,请科任教师把相关知识点分解成小目标,规定完成时间,用表格形式呈现出来,安排科代表和学科小组长去落实。
3.刷题。虽然我个人并不赞同题海战术,但我还是认定“刷题是质量的保证”这个实战经验。因此,学生在最后三周的复习中,一定要大量刷题,用以巩固考点和提高手部的肌肉记忆,达到考出理想成绩的目的。以我的经验来论,建议学科老师在组题时,深难题占10%,中档题占30%,基础题占60%,创新题占10%,但不单独列出,而是散见于各类题型中,不管命题老师出不出这类创新题,让学生长长见识很有必要。
4.考试。“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句话说得一点没错,班主任不必回避,也不必尴尬。期末考试前的复习,必须要利用考试来检测学生的复习效果,这种模拟训练也有利于学生习得从容不迫的考试心态。我一般是建议我的科任们每天有10分钟的基础小测,一周有全套题目的大测。
5.整理错题。不论学科老师是否要求,班主任都要向学生提出要求:每门学科都必须有错题本,每个学生都要把错误的,有价值的题目整理在错题本上。考前一两天再把错题本浏览一遍,避免考试时出现被“同一块石头绊倒”的低级错误。
6.课间讨论。由班主任亲自牵线搭桥,将学优生和中等生组织起来,形成学习互助联盟。要求他们在课间组团互帮互学,目的是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7.培优辅差。有些学优生吃不饱,必须加料,让他们的学习能力更上一层楼。有些学困生则存在不少知识漏洞,需要单独辅导,以推动他们前行。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安排好培优辅差的时间。附少侠一班期末复习行动计划——
班主任制定了翔实的行动计划,科任老师和学生就能做到非常配合地按计划行动了吗?事情自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科任和学生的思想工作以及后勤服务没有做好,计划就会成为一纸空文。那么接下来班主任需要做哪些工作来推进计划的实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