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芳水
今天是圣诞节,祝福所有的朋友节日愉快,万事大吉!
今天12月25号了,一年还剩几天就快过去了。
又是活着且平安地度过了三百多天,值得庆幸!
自今年四月(清明节)回去拜祭父亲后,就总是在思考未来的归宿——到底该留在哪里?
说句难听的话,就是一直在考量:应如何帮自己找一个灵魂走后,让肉身永恒安住之处。
活着的时候,自己能决定自己的去向;临终之前,也应选好自己的葬身之地。
离世,这是一个悲伤的话题,也是必须面临的现实。
曾经想飘到哪,就停到哪,也葬到哪里。
反正灵魂已走,肉身无谓。
回国之后的所遇所闻,就多了些思考与期待。
如果回国选千年屋,估计我的子子孙孙都无法去我的千年屋前拜祭拜祭一二次。
因为他们都不懂中国的文化,别说对清明节文化的理解,何况还隔着万水千山……
我懂中国文化,我也去不了父亲的坟墓前多拜祭几次。
又岂能怪不懂中国文化,从小长大异国他乡的孩子们。
除了时空,还有很多因素影响。
哎,唯有一声叹息!
留在这边,孩子们最多也是在我的生日或节日时给我买束花吧!
这边没有在家的拜祭先人的文化,临终送别都是去医院或教堂。
国内则不同,送别可选在家或是殡仪馆。
我父亲是追悼会是在老家里面举办,他的肉身放在水晶透明冰屋里呆了七天,然后才被埋葬入厚土之中。
也曾参加过其他亲朋在殡仪馆举办送别会,就是看着悬挂离世者的照片和一大堆鲜花,听着逝者的亲人讲述着平生过往种种。
追悼会虽哀乐时时入耳,使人心情沉重,但体会不到真实的悲伤。
可能这就是——非亲不入心,此痛无代吧!
什么时候才是归期?真的应该好好规划一下。
三公子已快十二岁了,等到他成年,是不是就可以自由了?
可能有点难!
今年四月到六月,试过离开了他两个多月,回来后他抱着我硬是哭了一场又一场,直到我承诺在他成年之前不会再放下他才止哭。
记得九年前我也放下他回香港养和做了两次手术,每次也是离开两个月左右时间,回来他都没像这次一样大爆发。
可能是那时候他还小,不太记事吧!
下个月我还有个小手术,专科医生询问我的选择是什么?
我的回复首选是留在这边做,不再去折腾往返异国了。
主要是怕开口说要走,会听三公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心痛。
祈祷手术成功!祈祷好好活着!
2024.12.25早随笔于温哥华
图片来源:随手拍拍途经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