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的原因,我居家办公一周了,幼儿园也暂时停课了。居家的日子,又到了考验亲子关系的时刻。
在2020年疫情发生时,我们首次尝试了居家办公后,已克服了居家办公的挑战,对于互联网从业者,居家只是换一个地方办公,基本不会影响工作,关键是需要安顿好家中的小魔王。
01 彼此约定,保持工作的仪式感
在家办公,需要有仪式感。每天正常洗刷、穿戴整齐,坐在电脑前开始一天的工作。
早上在我开工前,我们会有一段亲子互动,如果儿子配合的话会带着他看绘本。不配合比如他起床比较晚的话,就是赶紧让他吃饭完,然后让奶奶带着出去玩了,一般是去找同龄的小朋友玩,在小朋友家或者在小区里玩。
特别感谢暂时没有居家办公,被儿子打扰地一起玩的钰钰和陶陶家。
出门的时候,我会跟他说拜拜,并且谢谢他配合妈妈的工作,孩子会用自己的方式作出回应,比如“妈妈,你不要说拜拜,我还回来呢”
然后就是我安静的办公时光,一直到中午。
02 发生状况后,及时和孩子总结复盘
我是每天早上9点多开始工作,一般工作到晚上7点多,如果有会议的话,会在8点之前结束。
对于我在家却不能陪他玩的现状,虽然似懂非懂的理解了,但是孩子坚持不了那么久。尤其是下午5点-6点之间回来后,他会在客厅自己玩玩具,奶奶去做饭,有时会忍不住来我房间找我。
有一次我正在面试,他想故意引起我的注意,开始大声讲话,我就赶紧让奶奶把他抱出去,奶奶拯救失败,他开始大声喊叫,因为正是我提问环节,没有时间去跟他讲道理,急躁地我直接简单粗暴地把他抱出了房间,任由他哭闹了一会。
小朋友的情绪恢复力很强,等我结束后,他已经开心的在吃饭了。
为了及时复盘,我赶紧抱抱他并道歉说:妈妈刚才正忙着呢,妈妈太着急了,直接把你抱出来了,对不起啊。
他说:我跟你闹着玩呢。然后我趁热追击,感谢他对妈妈的体贴,并约定了妈妈工作时不要打扰,对话就这么愉快滴结束了。
03 不要忽视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掌控力,给出即时回应
不要忽视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自控力,要在对应的场景中给出即时的回应。
经历了前一天打扰我工作被“驱逐”的复盘后,他在处理同一件事情时,有了自己的处理方式。
第二天晚上7点我在开会,因为他从早上出去,一天没见我(中午在钰钰家吃的饭),实在没忍住,来房间找我。让我很欣慰的是,他很好地管理了自己,很配合的没有发出声音,而是一个人拿着玩具一直在讲哑语。第20分钟的时候,开始坐在我身边玩剪纸游戏,但是依然坚持没有讲话。
会议结束后,我用夸张的动作拥抱了他,感谢他坚持没有讲话,替妈妈考虑。
这个时候我会把自己当时能想到的词汇都用上:比如有同理心,替妈妈考虑;能自我管理,有自控力。
被夸赞后,他很开心的跟我讲自己剪的纸是两辆小火车,一辆跑得快,一辆跑的慢。当场的亲子关系完美告一段落。
04 不要吝啬对孩子的夸奖,用你所有美好的词汇去称赞
因在原生家庭的养育中没有夸赞的习惯,我是一个对自夸和夸别人觉得很不自然的人,但是有了孩子孩子后,我把夸赞发挥了自我人生的极致。
我会用自己能想到的所有,但必须是和孩子实际相关的词汇都夸赞他。
比如:好好吃饭的宝贝、有力量的宝贝、跑步快的宝贝、是妈妈好帮手的宝贝、有判断力的宝贝等。
每次这样“轰炸式的”称赞时,他都会给出及时回应,觉得自己很棒,并且对于某一件事跃跃欲试或者现场表演一个你称赞到的行为。
这时,如果其他家人在旁边,我会和对方一呼一应,和对方一起认可和称赞。
在家人的夸赞中,他会逐步形成我很棒的自我确认,并且有时会用相应的词汇进行自我肯定。
养育孩子的同时,其实是一个自我成长和疗愈的过程。
因为养育孩子,让我对父母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恩,相比之前,我和目前的互动变得更加自然,话题也在不断增多。
因不想让自己采用代际传递的方式去养育,我开始学习了大量的儿童教育的课程,这个过程会发现,原来养育真的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而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很多时候会被孩童的那种生命力、能量感动到,感受到那个小的生命带给你的欣喜。
写在最后:
我是墨语,一个职场宝妈、生涯规划、心理咨询师,看完文章记得点个“赞”呀,感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