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重整军威回马杀
谭希僧听了汇报后对莲心说:“莲心,新六师这次虽然损失惨重,可也大大打击了 日军的气焰。这次恒源雄一设下的连环计,动用了大量兵力,不仅有181师团的3个旅9个步兵联队和两个装甲团,一个山炮营;还有166师团的两个旅团6个步兵联队,4个皇协军旅12个团,仅步兵就差不多27个团,用来对付新六师的9个团,整整3倍之敌!却还是没有完成他的目的,可见这支部队的战斗力非同小可,也足以见得上官将军的军事才干。我现在把151旅一起划拨给你指挥,马上折返琅琊山营救上官将军!另外给你再配置一部电台随时和我联系,我带着152和153旅随后跟进。”
莲心提起精神大声回答:“是。立刻执行师长命令!”
莲心一个转身就先给言龙生下达了命令:“154旅骑兵团听令,骑兵团立刻出发,抢先进入琅琊山古道,占据两侧制高点。”
言龙生板着脸一丝不苟的样子,第一次执行妻子作为顶头上司下达的作战命令,“是,骑兵团立刻执行。”说完转身上了战马对身后的骑兵团下令:“骑兵团跟我来。”
言龙生一马当先,焦干青紧随其后,整个骑兵团风驰电掣朝着琅琊山古道奔驰而去,看得一旁的吉雅一个劲眨眼睛。
莲心紧接着下达了第二条命令:“151旅跑步前进,目标琅琊山古道,20分钟后,154旅跟进,我随151旅行动。马上出发!”
莲心也跨上了战马,吉雅紧跟在她身边朝着琅琊山飞马而去,一支队伍紧紧跟在她后面。
昨夜,琅琊山古道热闹非凡折腾了大半夜。恒源雄一在天刚刚黑的时候,发现南北峰上的枪声停了。攻打两峰的属下很快占领了主峰并向他报告,山顶上丢下大批尸体,一个活人也没有。他的步兵联队没有阻碍的顺利通过了南北将军峰下的古道口。恒源雄一判断对方一定是沿着来路后撤了便下令追击。日军一边行进一边不断朝古道开炮。果然,对面开始还击,双方在两端相互炮击了很久,恒源雄一才感觉不对,对方的炮声显然不像反日武装,明显是自己人。他才连忙下令停止炮击设法与对方联系,终于弄明白了是尾随新六师的166师团的部队。恒源雄一气得大骂,亲自进古道查看,才发现自以为到嘴的鸭子不翼而飞了。山谷里堆满了新六师的已经破坏的辎重和重武器,人却仿佛蒸发了一般,连一个伤病员都没有留下。恒源雄一气呼呼拄着指挥刀,坐在一辆炸坏的大车上生了一阵闷气。恒源雄一这个人不是那种单纯骄横跋扈的 日本军人,他喜欢华夏文化,遇事善于思考,否则也不会被言凤佳的围点打援搞得差一点上军事法庭。用了一两年来研究上官鑫发的性格和作战方式,最后想出这样一套连环绝杀计。明明上官鑫发已经中计,重庆政府也已经上当,怎么就会功亏一篑?先是有人提前发起突袭,即打乱了自己的部署,又给上官鑫发报了信,现在居然让一半钻进笼子的老虎又跑掉了。这个人究竟是谁?怎么识破的自己?恒源雄一想弄清楚。另外,老奸巨猾的恒源雄一,绝不会相信在自己的重兵围困下的新六师,连一个伤亡都没有可以全身而退,就算和 日军打个平手,也不可能找不到一个伤病员。他已经得到汇报,仅仅是自己的181师团,伤亡已经超过2000人,更别说还要加上166师团两个旅和皇协军的伤亡。毛算算起码自己这一方的伤亡就大于5000人,恒源雄一有准确的情报,上官鑫发这次几乎是全师出动,共有8500人。怎么可能除去阵地上留下的那些尸体,其余的伤员都被带走了?恒源雄一阴森森的目光朝黑洞洞的琅琊山望去,不用说了,他们的伤病员就被藏在这片山里。恒源雄一有了主意,等天亮马上展开搜山,一定要把藏在山里的伤病员挖出来。恒源雄一打定主意之后,钻进了卫兵给他准备好的军用帐篷休息。
谁知道刚刚进去,一个参谋钻进来报告,收到了蚌埠师团部和华中军总部的两份电报,内容是一样的:新四军主力一师已经抵达蚌埠城郊,展开大规模破坏铁路和攻城动作。要求他马上回师救援。华中军总部的口气十分严厉,要他连夜撤兵回师,确保蚌埠的安全。恒源雄一不得已做出了撤兵的决定,命令181师团马上返回蚌埠,同时下令166师团的两个旅团跟着181师团回师蚌埠,却又留下了皇协军一个旅搜山。在恒源雄一看来,拿一个旅的兵力来搜索伤病员,应该是不成问题了。
隐蔽在鸡爪山的伤病员,一直躲在重熙洞里。警卫连长陶小毛可是一点不敢掉以轻心,他在重熙洞外面布置了三道警戒线,最靠里面的一个排,守着重熙洞的三个洞口,又在重熙洞外面的几个要紧处各安排了一个班驻守。最外面的警戒线是鸡爪山通向重熙洞方向的那条羊肠小道。他自己就趴在那条小路山头的大树上,从这个位置可以看到琅琊山古道里面的情况。陶小毛发现古道里先是乱打了一阵,然后到处都是篝火,远远听见小鬼子“叽里呱啦”的声音,到了后半夜闹腾了一阵后,居然退出了古道朝蚌埠方向开拔了。
陶小毛摸不清究竟发生了上面情况,溜下树来折回重熙洞去找丽芳报告。现在这里除了伤病员,只有丽芳的军阶最高,又是师长夫人,自然事事要她拿主意。丽芳一直守在上官鑫发,他的情况非常不好,失血过多,中枢神经受伤,伤口虽然没有严重感染,却一直处于昏迷状态。陈军医每次过来检查都在叹气摇头。丽芳心里明白,上官鑫发不过是牵挂部队的生死存亡留着一口气而已,只怕是大罗神仙也难救一命了。丽芳看着丈夫苍白的脸,想着和上官鑫发这些年的朝夕相处。其实算起来,她真正嫁给上官鑫发不过一年时间,相识倒是有些年头了。丽芳要比上官鑫发小了15、6岁,别人是无法理解他们之间这种情感的。在丽芳的心里,眼里,上官鑫发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堂堂正正的抗倭名将,嫁给这样一个男人,丽芳从来没有后悔过。当上官鑫发终于下决心要脱离国军,参加新四军的时候,丽芳同样义无反顾支持丈夫的决定。她心里很清楚,自己自从下决心跟了这个男人已经没有退路了。此刻,这个女人很平静地看着奄奄一息中的丈夫,只是在等着最后时刻到来而已。
陶小毛匆匆进来,找到丽芳报告,“报告秀长官,鬼子已经全军退出山谷正在返回蚌埠。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要不要我带几个人趁夜里摸下去进一步了解一下情况?”
丽芳想了想,“陶连长,你不能自己亲自去,你现在是这批人里最高军事指挥,指望你的可不仅是四五个排,而是山洞里两三百的伤病员,还有后勤医护人员,所以你不能去冒险。不过可以安排几个士兵,找个精明的排长带队。千万要小心,不要暴露了伤病员所在处。”
“是,秀长官,我马上去安排。长官,师长情况怎么样?”陶小毛看着担架上的上官鑫发。
丽芳叹了口气摇摇头说:“现在就只能盼着代师长已经带着部队杀出去,找到“老四”的主力,再杀回来接我们了。师长只有送到大医院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代师长是师长的亲女儿,一定会杀出去再杀回来的。”陶小毛擦了擦眼眶走出洞去。
陶小毛安排了一个排长带着一个班摸下了山,趴在古道附近的山里,树林和高高的茅草完全把他们掩藏起来,山谷古道上的情况却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古道上点燃了一堆堆篝火,坐在篝火旁边的显然不是鬼子,而是二鬼子皇协军。
他们一边烤火,一边骂骂咧咧。
“真他*倒霉,打了一天仗,死了这么多兄弟,还饿着肚子,结果除了死人,居然一个大活人都没有逮到。”
“见鬼啊,没吃没喝在这山沟里过夜,明天还要进山去搜伤病员。这么大山到哪里找伤病员啊?”
……
忽然之间,山口传来急剧的马蹄声,然后是突如其来的杀声四起。
“杀!“老四”优待俘虏!”
“缴枪不杀!”
火光里清晰地闪着一道道银光,骑兵团杀了进来……这些糊里糊涂的皇协军二鬼子还没有弄清状况,已经被寒光闪闪的马刀削去了脑袋。没有死的吓得屁滚尿流趴在火堆旁边,举着手大喊:“四爷饶命,我们投降,我们投降了。”
躲在沟里暗中观察的几个原新六师警卫连的士兵乐了。
“哈哈,大部队来了,代师长杀回来接我们了。”
他们大大方方站在古道旁边,朝杀来的骑兵团战士挥着手中重新点燃的火把。
“弟兄们,我们是新六师警卫连的,我们给你们带路吧。”
言龙生勒住战马对身后的焦干青说:“小焦,你过去把他们带过来。”
几个士兵跟着焦干青跑过来。
“报告长官,我们是新六师师部警卫连的,奉命过来侦查敌情。”
“好,你们就留在这里等着,原新六师的所有人员已经接受了改编,现在是‘老四’第三师154旅。旅长就是你们原副师长武树华,副旅长为原新六师21旅旅长蔡何坤,旅政委莲心,我是原第三师骑兵团团长言龙生,现任154旅参谋长兼骑兵团团长。我现在率领骑兵团清理战场消灭残敌,你们原地等莲政委。”
“是,言长官。”几个士兵开心地乐得张大嘴,看着言龙生转过马头。
焦干青跟在后面,回头笑着对他们说:“记住,以后别叫长官啊。咱们部队叫同志,你们可以叫他参谋长同志,也可以叫他首长。”
焦干青说完大笑着追赶上去,甩下几个士兵摸着头站在古道旁边傻笑。
紧跟着骑兵团杀进来的是三师的151旅,冲在最前面的就是莲心和吉雅。
莲心边冲便喊:“151旅马上控制古道两侧制高点,分别派两个营守好将军岭南北峰,防止附近的 日军和皇协军卷土重来。”
跟在她侧后的151旅长马上接着命令:“大家服从莲政委的命令,一团派两个营去南北峰,二团和三团派人占领附近几个制高点,剩下的人清理战场。”
莲心跳下马来到古道旁。
“报告长官,不对了,报告政委同志。我们是原师部警卫连士兵,奉命过来查看敌情,刚才一位长官,不,首长同志,让我们在这里等着您。”
莲心忍不住笑起来。
吉雅捂着嘴一边笑一边问:“兄弟们,学得挺快?谁教你们的?”
莲心瞪她一眼,“还用问?肯定是焦干青呗。吉雅,你留在这里等武副旅长,我先去重熙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