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的本名叫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是姓,悉达多是名。
相传,释迦摩尼是印度一个婆罗门王子,出身富贵,不知人间疾苦。当有一天他走出城门,看到众生的苦难才被震撼。于是抛弃了一切走上了苦修之路,参透了人生终于成佛。
但小说《悉达多》,写的并不是释迦摩尼的故事。释迦摩尼的名字被作者黑塞非常巧妙地拆分成两个人,一个叫悉达多,一个叫乔达摩。悉达多是作者虚构的一个求道者,未成者。乔达摩是一个得道者,成就者。
小说讲述了悉达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求道成功的过程,他走了一条与历史传说中的释迦摩尼所走的完全不同的路。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一条艰难曲折的路,一条从悉达多走向乔达摩的路,一条悉达多最终成为了自己的路。
悉达多为求道离开了自己的婆罗门家庭,他开始了在林中禁欲修炼的苦行僧生活。
他的目标是堕入空无。他认为当“我”被彻底征服,渴求和欲望就会在心中寂灭,那个最终的、最深的非“我”必定会觉醒。
他每天只进食一次生食,身上只系一条遮羞布,披一件斗篷,站在骄阳下、站在雨中、蹲在刺藤中,通过自愿受苦来战胜饥饿、疲惫和疼痛。
他通过禅定,练习从减缓呼吸到呼吸近乎终止,从减缓心跳到心跳近乎终止,练习从自我中出离,融入天地万物之中。
通过学习这些克己的方法,他发现,即便他千百次的弃绝自我,最终还是会回到“我”中,重新忍受“我”的折磨。
他终于明白,所有的沙门都无法证悟涅槃,他只是学了些逃避自我的方法,并不能从生命的虚无与痛苦中得到解脱。这种麻醉就像是失恋后的买醉,在清醒后又会回到新一波的痛苦中来。
在他苦修的第三年,一个叫乔达摩的人现世了。乔达摩是已摆脱了轮回之苦,证悟涅槃的世尊佛陀。
悉达多和朋友乔达文告别了沙门,来到舍卫城,见到了世尊佛陀乔达摩。佛陀乔达摩不需要模仿任何人,就已经成为了自己,这是所有求道者都梦寐以求的至高境界。他们聆听了佛陀亲口宣法,乔达文皈依了乔达摩。
悉达多对乔达摩发自肺腑地心生敬仰,却没有跟随他。乔达摩的法义是完美无瑕的,但他是通过自己一生的探索、禅修、认知、彻悟得道的,并不是通过法义。事实上,没有人能通过法义得到解脱。
悉达多跟随沙门苦修三年,学会了弃绝自我,现在他面对乔达摩,突然觉醒了。他悟到了所有求知者都会遇到的一个悖论,智慧是无法传授的。要想获得像佛陀那样圆融通达、超越众生的智慧,必须探入自己的最深处,真正了解自我的本质和意义,亲自去经历,去探索。
于是,悉达多告别了佛陀,独自走上了属于他自己的修行之路。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别人选择的道路未必就适合自己,跟随圣贤也未必就是最好的归宿。
成功可以被模仿,却永远不会被复制。有时候人们会以为,只要跟随成功者的步伐,便能抵达梦想的彼岸,殊不知,这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不会存在完全相同的两道人生轨迹。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敢于走出自己的路的人。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
他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让毛毛虫一条挨着一条,首尾相接地围成一个圈。然后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针。
毛毛虫们开始一条跟着一条绕着花盆的边缘爬行,绕了一圈儿又一圈儿。几天后,因为饥饿和力竭的毛毛虫相继死去。
约翰·法伯在做这个实验前曾经猜测,毛毛虫会很快厌倦这种毫无意义的绕圈,继而转向它们爱吃的食物。遗憾的是,没有一条毛毛虫能脱离圆圈的限制,爬向松针。
我们人类其实也难逃这种毛毛虫效应的影响。年少时,被父母送去各种培训班,只因为别人上了我也得上。面对高考这座通往大学的独木桥,想方设法拼了命地往里闯,也顾不上专业和发展方向。大学毕业,也要学着比人找赚钱多、待遇好的工作。身边的人一个个的结婚了,自己也必须得找个对象。生孩子更是不用说,拼了二胎拼三胎,比谁都辛苦比谁都忙。
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有多少人能真正停下来想一想,自己想要的人生究竟是个什么样?人生在世不仅仅是为了活着,更重要的是明白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活着。
跟着别人未必就一定能接近真理,或许你所喜爱的“松针”就在前方的转角处。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你,拥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灵魂。想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想做的事,什么才是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人生就这一次,成功的人生,是了解自己,成为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