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评分”这个章节,对于如何进行正确的教学评价有了很多的认识,也对现在的评价系统,有了一些思考。如何在现有的情况下,进行合适的评价,是每一个认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理论的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书中说,不要轻易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那么,在统一进行的期末考试中,真的出现了不及格的分数,怎么处理?现在的真实情况,几乎没有让学生再考一次的,而且,几乎所有的人,也都认可了不及格分数的出现是合理的。而且,期末考试出现的不及格,真的是一学期没有学好的孩子,不应该给他一个真实的评价吗?我想,这里的不及格,和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不及格,应该是有区别的。期末测试的结果,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对整个班级的测评,而不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针对性评价,这样的测试,只能得出整个班级的整体水平,甚至只能说明学生对这份测试卷的掌握情况,完全不能代表每一个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测试,是注重结果的,不能反应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确实是不合适的。但这份试卷的成绩是不及格,是没有问题的。
书中说,要注重成长性评价,就是说,要把评价和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及时给出正确的评价,并通过教师的这种评价,激励学生的自我感受,使学生能过得更有效的成长。由此以来,这就成为一个良性循环,对学生自我感受能力的提升,以至于自尊心的增强,有很大的帮助。
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非常繁琐的要求,那就是时时事事记住学生的变化,对于有着繁琐日常工作的教师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这又是做好评价不了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记忆力不够的情况下,给每一个学生做一个成长记录册,就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方法。
在这样的一本记录册里,可以记在每一节课学生的表现,记下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过程,更重要的是记下来学生变化的过程,记下他们的高光时刻。这样一学期结束以后,以这个记录册来评价学生,应该是有价值的一面。
书中还强调,评价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良性发展,评价是学生良性发展的促进器。这也是现有评价系统要修正的一个方面。现在的评价,更多的注意了横向的比较,忽视了、或者说难以表现出学生纵向的发展,都愿意看“别人家的孩子”,而忽视了自己孩子的进步,尤其是那些长时间落在后面的学生,他们的努力,他们的进步,难以在现有的评价方式里得到承认。这是由于现在的评价,还是带有选拔的性质,选拔性大于对学生的正确评价。
这是整个社会都存在的问题,因为毕竟有高考这个最大的选拔制度在那里,但是,对于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来说,还是可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性评价的,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在小学都不采用这样的评价,那么,后面的学习就完全成了少部分人的游戏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教育就真的没有了一点成功的希望了。
按苏霍姆林斯基的说法,评分的主体,或者说评分工具,是应该掌握在教师手里的,但现实是魔幻的,最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师,是不可能出最后的对学生一学期学习程度测试的期末考试题的!这和教师自身的也许素质有关系,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于知识的把我还不够深入,还做不到完全把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整个学期或者学年,完全完成。
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教师群体的不信任,不相信教师既能当好教练员,又能做好裁判员!岂不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才是最正确的!当然,在现在的情况下,自己出题自己考试,还是一个很遥远的梦想!其实,只要最后的评价测试,真的能做到和课程标准是一致的,那也没有什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也往往是不完全一致的,这就造成了测试题的适应性,是会出问题的。
评价学生,真的不应该一考了事,但现实真的是以一场考试来评价学生,甚至在重要的小升初中,竟然还出现了只用十分钟的面谈,就评价学生的怪状!当然,说到底,这都是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教育资源的短缺造成的,但是,对于评价系统的不正确认识,也是出现这种懒政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小学开始,从一个个教师做起,真的把评价作为激励学生成长的有限工具,真的让学生在评价中增强自信,增强自尊,提高我感受能力,这是一条较难而曲折的路,但,只要上路,只要尝试,总是会取得成就;只要上路,就一定会碰到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