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华杉讲透】:“看见贤德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赶紧对照检查自己,有没有和他人一样的毛病。这是儒家的「学习学」、自修心法,无论看什么,都对照自身。看书,要切己体察;看别人,也是切己体察,他好的地方,我能不能学,他不好的地方,我有没有,如果有,能不能改。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则每个人,无论贤愚,都是你的学习对象,那进步还不快吗?”
对照这句话,在与人相处方面,我看到了自己思维上的惯性:①拿别人的好跟自己的普通比较,这样会感到不足;②拿自己的好跟别人的不足比较,以此来安慰自己,自己也是有好的部分;③这样一来,既看不到别人身上的好,也看不见自己的不足,还是依照自己过去的惯性行事。
我突然明白了,这个思维惯性里的bug是:我把注意力放在了「比较」上,并且得到的结果是关于「我」的不足或是还可以的评价,而不是对照然后的学习跟行动上。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同龄人和身边人之间,如果对方是有一方面非常耀眼,自己也只会诚恳地学习,不会有太多比较和挑剔之心。但毕竟自己大多数时间还是在跟身边的人相处,如果看不见身边人的好,其实错失很多「体察」和改善的机会。
同时,我也意识到,如果真的下定决心,把身边人身上的好都一一学来,其实已经是一件蛮难的事了,因为这些事是发生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件又一件具体而又细微的小事,学习和改正它们的第一道门槛是端正态度,俯身把小毛病逐一改正。过去不改,一方面是眼里看不进去这些细微的小事,也看不见他人的好,或是注意力都集中在他人的不好上,总之各种原因和借口;另一方面是下定决心并不容易。
《华杉讲透论语》:“张居正讲解说,人之自修,磨砺之功,尽在自己身上;而观察别人,正可帮助自己。看见有德的贤人,我就想‘善本吾性,事在人为,他有这等贤德,我怎么不能呢?’于是勉力奋发,一定要和他一样才罢。看见无德无贤的人,心里就厌恶他。但如果只是厌恶,甚至轻蔑、讥讽、痛骂,那只是又害了自己的德性而已,要自家省察说:‘自知甚难,他这么缺德还不自知,干出这样的事。他这毛病,莫不会我也有吧?’发现有——其实多半都有——马上就改。”
张居正老师的讲解,首先让我意识到“善本吾性”,也就是说,当自己从他人身上看到好和闪光点的时候,要「切己体察」,自己现在有没有?如果没有,就要想这些本来就是自己的本性呀,怎么没了呢?什么时候弄丢了?到底被什么想法遮蔽了?然后学习、改正。其次是,看到「无德无贤」的人要切己体察,反思他人的这些表现自己在类似的情况下有没有,其实有时候是有的,但我过去缺少这个反思视角,只顾着看见别人身上的不好,忽略了代入自己到类似的场景想一想。同时,更重要的是,即使看到不好,即使厌恶,也要守住自己的口德,这是在保护自己的德性。
「自知甚难」,我在这里看到这个词,想到了「自知者明」。
我在这里明白原来「自知」靠的是自我觉察,也就是『切己体察』,具体的方式也就是今天学到的这句话。同时,我在这里也意识到,『自知』是件不容易的事,并不是人人都能做、人人都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所以「自知」才难。
我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一件事是:我发现自己没有想象中的了解自己或者说我对自己的了解很少,也就是我不够「自知」。
蔡志忠老师关于「自知者明」讲过:“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才是真正强大的开始。我们最谦卑时,才能最接近伟大。”
我今天有一份觉察和体会是,我发现自己在人群中当众发生争执、冲突、被点出错误、误解时感到羞耻,这是一个很微妙的情绪,在出现的瞬间就被我捕捉到了。那一刻我既感受到了这种情绪,又体会情绪中的自己,真的丢脸吗?好像也不,只有自己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