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第六十三【钱德洪录】。
1.一友问:“欲于静坐时,将好名、好色、好货等根逐一搜寻,扫除廓清,恐是剜肉做疮否?”剜肉做疮指做事只顾一面,与预想的适得其反,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见这种理解有些片面,当我们真正去除私欲时,良知自现。
先生正色曰:“这是我医人的方子,真是去得人病根。更有大本事人,过了十数年亦还用得着。你如不用,且放起,不要作坏我的方子。”阳明先生致良知的药方是一个根本的药方,却被人误解。
先生说:“这也不是你的问题,一定是我的学生略知皮毛,用这种说法误导了你。”
启发:一、对圣人说的话不要去怀疑,即便是我们践行,也未必一时半会儿能够了悟通透。听话、实干、践行。二、对圣贤学问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的践行、体悟到时,去分享和传播,也有可能给他人造成误解。通常情况下,我们分享的不是圣贤的智慧,只能说是我们自己践行的体悟,这与圣贤智慧可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放下我们的自以为,踏实地去践行。
2.有人请教先生下功夫不真切怎么办?
先生回答:“既然知道致良知,就无需再过多阐明,良知本子明白,只要依着良知切实用功就行了。”如果在文字、文意上打转儿,越说越糊涂。如何在致良知上下功夫,这需要自己去探求。
一位得道禅师,有人向他请教佛法时,他把麈尾提起来表达,这就是佛法。有一天,徒弟把麈尾藏起来,看他如何表达,结果禅师找不到麈尾,只好空手做了一个提出麈尾的样子。阳明先生说:“我说的良知与禅师的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成圣成贤致良知的钥匙就在我们自己手里,在我们的心中。“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去私欲、存天理,自省、利他,在每一个当下觉知自己的念头。一有私念,立刻格除,有天理,立刻扩充。
读家书,听点评责善分享感悟
拜读霞姐家书,一位慈母的形象跃然于眼前。在我心中虽然喊您霞姐,按照辈分应该尊称您一声阿姨或者李霞老师。您和蔼可亲,无私的引领弟弟妹妹前行,常常身体力行,用自律、严于律己行不言之教。我们的心态改变了,心中便充满阳光。霞姐的爱人善解人意,孩子同样优秀。向我们的知心大姐姐学习家庭的经营之道。
最后,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送上对霞姐以及家人们的祝福!祝福你们新的一年,生活甜如蜜,身体健康,诸事胜意!
听老师点评责善,跟随优秀功课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只要用心去做,进步每天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