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崖峡栈道在汉唐时期及历史沿革中的实用意义
晒经在祁山道上,无论东西与南北通行,或在历代以来的军事要冲,官商通道中,起着决定性的联接作用。这里除了古道、古驿站和古寺,还有一条鞍山马崖峡栈道,横亘在西和与成县之间的鞍山崇山峻岭之中。清代以前要想翻越艰险该山,就只能采取修建栈道的形式。这条栈道是连通区域的必经之路,历代也是兵家进兵的重要交通要道,工程艰巨、路途险恶,是陇南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迹。 这条栈道约长六七华里,从旋滩沟马崖峡的一道石门到鞍山的三条山,转折至主峰的峡谷中,沿途河沟两面半崖上的栈孔眼或方或圆至今留存。当年凿崖开道的斧凿之痕,迄今仍依稀可辨。沿马崖峡溯流而上,一道石门峡谷东侧峭壁上残存的栈孔尚存有许多个,这一个个完整无缺的栈孔昭示着古代劳动人民凿崖开道的无比艰辛。
这些栈孔中方孔(含梯形),初探明圆孔(柱腿孔眼)十个。显然以方孔为主,当与易凿易塞架圆木为梁可省工省料有关。栈孔最大孔径为二十厘米,最小为十二厘米,一般以十五至二十厘米居多。栈孔深度最深为二十五厘米,最浅为十厘米,一般在十五至二十厘米之间,孔形有正方、圆形、椭圆形、箕形、梯形等,但仍以方形和圆形为主。孔距最长约三点五米,最短仅四十公分左右。栈孔距现今河床(或水面)最高者约十米,最低者仅零一点六米。该栈道一九九二年秋季部分路段还可行走,林业部门为了阻止西和县卢河、兴隆镇和稍峪镇等地群众在马崖峡和三条山一带砍伐木头,将栈道上的石梁石柱尽数砸毁。
晒经乡旋潭沟马崖峡栈道根据一些相关历史记,最早可追溯在秦昭襄王时期,人们便修筑了由西汉水入川的栈道,自此秦朝迎来了“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新时代。没有栈道,就没有巴蜀对秦国统一大业的输血,更没有一个初步大一统的中国。
到了楚汉争霸时代,陇南和蜀地的栈道,已经有了“南栈”和“北栈”,交通十分便利。其中“北栈”南起今汉中市略阳县15km的褒谷(属汉代褒中县),北行越秦岭至河池,而下辩和西县东南部的近70km的斜谷(属汉代郡县),故称鞍山梁栈道。到西汉开国,栈道又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以席卷之势在各处崇山峻岭落地生根,以至于整个两汉时代,汉朝的栈道四通八达,几乎成了公路网。正是有了强大的栈道技术,汉朝才能在西北和西南的一系列战争占据优势地位。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西南之战中,栈道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战后为了加强陇南同关中、四川、陕南地区的联系,顺势修筑的陇南故道、天井山道、羌氏道、阴平道、祁山道,鞍山栈道等一系列栈道,也连通了西南大地,促进了各地商贸往来。
古代成县称下辩、西和称西县因地理位置,统称陇右地区,两地历史上曾是繁华的商埠之地。境内自东南向北的店子道,南起於汉沔,经褒斜道南段、沮县(今略阳),渡白水峡,再经大河店(今徽县大河镇),沿濁水(今名洛河)西向至下店于(今名店村)直达成县,再溯东河而上,一条历王磨、官店、黄渚关、三渡水、马元、晒经至上店子(明、清时称上店里,隶属成县,1947年划归徽县,上世纪50年代入属天水,今名汪川镇)、盐官,另一条经王磨、齐坝与鞍山(或陈院、二郎与鞍山),马崖峡栈道、晒经、马元、祁山和盐关、天水关。出马崖峡,经晒经、兴隆,到达西和。这几条路线与丝绸之路文化名城天水、金城兰州浑然连成一体,是古代与两城不可分离的茶马古道和官商通道。
据《史记.樊哙列传》还定三秦,别击西丞白水北,雍轻车骑於雍南,破之[1 ]。《汉书》记载:刘邦为了夺取咸阳、成都,后又移居汉中。并采用韩信的计策,命令曹参攻取下辨,命令樊哙攻占祁山所在的西县。然后进兵关中并从陈仓出兵,袭击了项羽所派驻章邯的军队。当时刘邦雄踞汉中,樊哙由汉中北出陈仓道,行军至下辩,出征秦州,由下辩通往西县和秦州道,最捷近和利于隐秘行军的道是;成县一王磨一鞍山一晒经一旗山河(今西和县兴隆镇河流)一长道,盐关一天水镇。从成县境西北至王磨和鞍山、晒经一带,道路处于崇山峻岭之中,不易被人发觉,而且又是直线行驶的道路。建于五代时期的庙儿梁高皇爷(刘邦)庙,根据当地人祖辈口耳相传:汉大将樊哙出征陇西与秦州,把前方道路打通后,刘邦随其后也向秦州进发,出下辩(今成县)至晒经庙儿梁时,时已天黑,在此屯兵扎营,休整军队十日,补充粮草后,进发秦州。后来当地群众为纪念汉王刘邦,筹集资金在此山梁上修庙宇,以示对他的敬仰。该庙现存碑文时间为清乾隆年间,记载的是复建高皇庙施工碑文,当地人介绍说:过去有运动时期的好几块碑被红卫兵砸碎毁了,现有的这三块是埋在土里藏着没找到的。现在看到的晒经马崖峡到鞍山梁的部分栈道遗址就是在汉唐两个历史黄金时期建造的。
唐朝人李泰《括地志》记载:隋仁寿元年(601),改成州为汉阳郡,移治建安城。唐时汉阳郡治,武德元年(618)复置成州,治建安城(今西和县西峪坪),隶陇右道。唐移上禄县来置,唐至德元(756)年,又改置汉源县[2 ]新唐书.地理志.四》记载:成州同谷郡,下。本汉阳郡,治上禄,天宝元年更名,宝应元年没吐蕃,贞元五年,于同谷之西境泥公山权置行州,咸通七年复置,徙治宝井堡,后徙治同谷成州,隋汉阳郡(今西和西)[3 ]武德元年(618年)置成州,领县三:上禄、长道、同谷。州治在今西和境内(现西和县西峪镇西峪坪),辖地约为今礼县、西和、成县大部。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同谷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成州。宝应元年(762年)长道、上禄被吐蕃吞没。贞元五年(789年)于同谷之西境泥公山(今成县二郎乡境内)权置行州。咸通七年(866年)复置,徙治宝井堡(今成县城关镇东南约10里),后徙治同谷(今成县城关镇)。又据《新唐书·穆宗纪》《 卷八.本纪》中记载:唐穆宗长庆三年(823)下五月,移成州于宝井堡。由此可见同谷郡治泥功山和权置行成州,长达50多年[4]
唐代成州从今西和县西峪坪改移置现在的成县二郎乡泥功山后,由该地通往兰州和秦州的捷径路线有:泥功山一一鞍山梁一一晒经一一兴隆镇(旗山河)一一长道一一盐关一一秦州(天水)。另一通道则是泥功山一一鞍山梁一一晒经一一朱家山一一马元一一礼县(宽川)一一天水镇。下辩(或)泥功山一一六巷一一歇台寺一一西和一一祁山一一盐关一一天水。这条古道截止现在局部还有二尺四寸左右宽的道路痕迹,在成县二郎乡崖背至马桑沟口的二梁子、西和晒经朱家山和南沟之间的石径小道尚存。从汉代到唐宋这一段时期中,鞍山栈道在军事方面,官商通道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唐宋时期,鞍山栈道在各方面起的作用,非同小可。
参考文献:
[1 ]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35页。
[2 ]唐李泰《括地志》卷四 第50页。
[3 ]《新唐书.地理志》四第一百34页。
[4]《新唐书.穆宗纪》卷八.本纪第67页。
作者:石和平,男 , 1968年生,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稍峪镇团庄村人 ,初中学历。西和县云华山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陇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西和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理事,西和县政协第十届政协委员。巜云华山》刊物主编。联系电话:15293974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