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17岁就考上北电的天赋型选手,19岁就挑男一号的重担,也是沉寂10年,放弃稳定工作再闯北京的热血中年人。本不熟悉他,但在今日热剧《开端》中,被他眼神电击了,他就是刘奕君。
2015年凭《琅琊榜》爆红前,他都是跑龙套,他内心坚信的是——配角是从石头缝里面挣扎出来的一根草,须要有强大的根系和旺盛的生命力。他有坚持,才有了突破。
看到他,突然让我想起前领导,34岁,已经司龄12年,随着公司东奔西跑,终于在34岁的时候机缘巧合后调整回到家乡。
本是部门正经理,但12年的工作,磨灭了他的创造性及主动性,回家后不久,集团新招聘一位同事顶替了他,他变成了副职。才34岁年龄,他就已经默认自己达到了自己的职业高峰,做起了职场小透明,再也听不到他的发声。其实,拉长生命的角度,30多岁,才算职场的起跑阶段。
针对职场中默默掉队的青年人,到底应该如何突围呢?
一、面对已经产生的瓶颈,不气馁:
1.老领导学习观察新领导的长处,努力成就上级,也成就自己,开启新的事业高峰;
2.重新找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5年、 10年甚至更久的目标。谁都会有走偏的时候,重新规划再次出发。
二、面对还未到来的瓶颈,不焦虑:
1.热爱着自己的工作,不断去打磨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去精进,变成技术/业务大佬,一个有价值的人,是不会因为年龄被替换;
2.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90分的管理者,学会管理的艺术,通过团队来做绩效,而不是仅仅靠自己;
3.找一家成长中的公司,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伴随其成长,职场老人就业确实优势不明显,拼不过年轻的体力及性价比,那就趁着好的平台去水涨船高;
而不管你是否已经遇到瓶颈,有三条需要 一直坚持:
1.保持学习力和好奇心: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社会的发展很快,每一个小技能都有可能变成自己站稳的支柱。
2.归零心态:只要你想重新开始,就能重新开始,董明珠也是36岁从基层业务员做起的,我们要相信人生,是在不确定性中去寻找确定的一个过程。
3.身体健康:身体健康、精力充足才是职场持续发展的基石。
职场中的任何人,都是可以选择不掉队的。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