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是一本讲述教育应该怎么做的书。它的副标题指明了作者思考的方向和她所要回答的问题:我们必须让孩子做好准备,不能让运气或环境决定他们的未来。
第一,关于本书的出发点。
本书的作者是戴安娜.塔文娜,她是美国萨米特学校的创始人。萨米特学校的历史并不长,是2002年创办的,到今天在全美大概有15家分校,是一个非盈利的学校机构。
该书分三部分,共十一章。第一部分为什么要做准备:第一章中毕业意味着什么?第二章好学校和好老师有多重要。第三章何为一所好的学校。第二部分如何为孩子步入成人世界做好准备:第四章项目式学习:让孩子学会做明智。第五章自主学习:精通、自主和目标。第六章在反思中学习和成长。第七章在中学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部分怎样才算做好了准备:第八章成功的习惯:十六个学习模块。第九章受好奇心驱动的自主学习。第十章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第十一章具体的下一步:毕业之后的人生。
塔文纳发现,社会需要一个系统来筛选出谁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学校便成为这样的平台。而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高中毕业意味着什么,除了拼搏学业成绩之外,没有人真正为步入成人世界做好准备。我们究竟应该让孩子怎样走上社会,他才算是做好了准备?
大学毕业,我们可能都是懵懵懂懂的。我们除了会做题、会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外,对于如何和这个世界打交道,几乎一无所知。我们不是怀抱着内心的好奇心、喜悦感去探索这个世界,而是看有没有人给我布置作业,只要有作业我就做。
塔文娜认为:我们不能够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教育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获得人生的成功,并且能够快乐地拥有掌握幸福的能力。
教育的本质在于改变孩子,帮助这些孩子变得更好、更幸福。而不是面试他们,然后选出好的放在一起。
很多家长和老师的担心,是怕失败
怎样看待失败?
塔文纳说,失败只有在两种前提下是有意义的。首先,个体确实从失败中学到了一些东西,并且因此而有动力再次尝试;其次,失败不会永久地排除未来的可能性。比如说,如果你让一个孩子失败的结果是他可能会丧命,那这种东西你是不能够忍受的,因为这种失败是会导致他没有再尝试的机会了。但是如果这个失败能够让他学到一些东西,能够让他反思,并且他还有继续尝试的可能性,那么这种失败本身就是学习的一个过程。
不用过度地担心失败。我们现在的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太担心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
第二,萨米特高中的教育方法。
1.项目式学习。在萨米特高中,没有任何一个课堂像我们想象的学校一样,一个老师站在台上讲课,底下几十个学生听,没有。你走到任何一个教室里边去,你发现学生是扎堆的,这边有一小堆在忙他们的事,那边有一小堆在忙他们的事,然后老师有时候跟这些学生聊聊天,跟那些学生聊聊天。或者老师站在吧台那儿,等着学生来问他问题,就这样的一种状况。没有上课的这个结构了,压根没有了。
2.自主学习。塔文纳认为,要想让一个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最重要的三个关键词叫作:精通、自主和目标。
要让一个孩子给自己定一个高的目标,并且这个目标要能够实现他对学问的精通,而且他是自主来掌握这些东西。这就需要以下六种能力:
第一个是SMART原则。我们说Specific,就是有特定的目标;Measurable,可衡量的;然后A是可以实现的;R是Realistic,现实的;T是Timebound,有时间要求的。也就是说,让孩子给自己设定目标——我打算在什么时候,学成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有哪些指标可以度量我所学到的这个状态。
第二个是随机应变。就是我这个部分学得不好,我决定再学一下;我这个地方很快学会了,我决定往下走,我要去学更多的东西。这是随机应变的特征。
第三个叫作寻求挑战。就是一个孩子不能够只学自己擅长的东西,只学自己会的东西,所以他们激励孩子说,你要给自己设定有挑战性的目标。
第四个叫坚持不懈。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必须得能够忍耐,你必须得能够吃苦,你必须得能够反复地进行,你才能够坚持下去把它学会。
第五个能力叫直面挫折。就是这次没做好,这次不会,不要紧,直面挫折,下次再来。
第六个叫适时求助。适时求助就是,真的不会了,找人问。
这六个能力是怎么培养的呢?是他们所有的老师在跟学生互动的时候,在不断地发现学生体现出这六个指标当中的某一个,逐渐培养起来的。萨特中学的老师会不断地告诉孩子说:“我们作为老师,我们作为学校,要教给你的是这六样东西,学那些知识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去想办法。但是我们要教给你的,是这六个素质。这六项素质教会你了,你就能够活到老学到老,你就能够真的知道学习是怎么回事了。
3.反思中学习和成长。学校要培养孩子能够反思、能够知道自己该学习些什么东西、能够知道自己需要些什么,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4.帮助孩子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多学霸在走上社会以后并不成功,原因就是学霸一辈子只相信自己的能力强就够了,他不需要跟别人合作。但这个社会,能够令你成功的最重要的能力,并不是竞争的能力。我们没有人说:“我把他踩下去了,所以我成功了。”在这个社会上,你真的能够做出贡献,最核心的能力是合作的能力。就是你能不能够团结很多人,能不能够跟很多人在一起非常开心地合作,这才是最重要的。
人际关系其实是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里,包括老师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更多地使用问题去引导。
每个人都可以寻求属于自己的成功,我们的成功无需建立在牺牲他人的利益之上。
为了能够更好地决策,萨特中学引入了一套决策机制,把决策过程中的人分成了几个类型。比如说一种人叫D,就是决定者,这种人是做决定的;然后另外一种人叫作V,V是什么呢?有否决权的人;然后还有一种人叫P,Proposal,可以提议案的人;第四种人叫输入者,Input,就是你可以做意见提供者;还有一种人叫作MBI,是被通知的那一方。做一个决策的时候,通常团队里边就这五种人。所有校园内部的决策,他们都用这种DPIV的方式,然后让孩子们进行讨论。很快孩子们学会了基本的议事规则,孩子们学会了怎么样在一个团队当中形成这样的角色。我们很多公司都没有形成这个东西,大家都是吵成一锅粥,最后不得已,一个大老板出来拍板说,这事我说了算。实际上经常是V替代了D。V替代了D是很麻烦的一件事,V只具有否决权,他是守底线的人。但是你让这个V去做所有的决定,就会导致我们做出来的决定不够科学,因为他并不是那个操心的人,他并不是那个在研究这个东西的人。然后其他人又搞不清楚我到底是P还是V,或者我到底是P还是I,还是这个做决定的人,就会产生大量的矛盾。
这就是萨米特学校的教学方法:项目式学习、自主学习、反思式学习,还有帮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者说:“在这种新型教育模式下,老师的角色并没有消失,只是变得不一样了。你在教室里,还是会到处看到老师的身影,无论学生是在进行自主学习,还是在做项目,老师都会从旁指导,并提供支持。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老师把精力放到了更有影响、更有价值的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上。
一个萨米特的英语老师,可能在上午带着他的导师小组成员,进行‘剥文化洋葱’的训练,然后在‘畅所欲言’项目中,主持一场苏格拉底式的研讨会,之后在自主学习时间为一小部分学生进行辅导。比起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并没有变得可有可无,而是让他们的才能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利用。另一方面,学生也不再是彼此割裂的存在,不会抱着自己的笔记本在角落里默默无闻,他们会和自己的同学们一起,将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
5.倡导家长的终身学习。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更有理想,家长一定要自己有理想,愿意学习。家长必须能够做出终身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