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小同学中,从小学一年级至今,跟我联系紧密、友情深厚、且职业相同的,就只有勇同学了。
勇父母的老家都在揭阳,他们是一九六五年揭西建县时,从揭阳被抽调来支援新县建设的体育教育人才。刚来时县城河婆百废待兴,他们家人方言不通,工作生活和居住条件也不好,兄妹三人读书时住在不到二十平米的宿舍里;尽管如此,勇的父母也无怨无悔,从不给组织找麻烦,而是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为揭西的体育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和勇在一个班,两人年龄相近,性格相似,志趣相投,很快就成为要好的伙伴。我们的交往得到父辈们的支持,双方父母都是上班一族,当年由于政治运动不断,晚上也要加班开会学习,大人无暇顾及子女们的学习和课外活动,而我俩的母亲只认一条:只要是我和勇在一起,无论是学习还是玩耍,他们都放心。
初中二年级以后,我和勇虽没在一个班上课了,但彼此都形影不离,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两人有快乐的事情一起分享,有忧愁的事情一并分担。我有单车时会带上勇一起去上课劳动,勇家有淘汰的橡胶篮球他会首先送给我家做井桶;每当灯光球场有比赛活动,拿到的赠送球票也少不了我的一张。我俩的高中班同学大都互相熟悉或认识,我们的朋友不少是相互的朋友或熟人。
高中毕业后的三年半时间,我和勇工作上没有交集,但也联系紧密。我下乡的农场留有少勇的足印,勇所在的工厂车间也有过我的身影。
一九八一年初我从部队退伍后分配到县公安局,又跟勇在同一个单位了。那几年我们并肩工作,携手同行,同批转干,同时提拔。一九八四年三月,两人一起被选送到汕头教育学院集中培训学习,在三个月学习期间,相互关心照顾。有一天课后学员组织篮球比赛,活动中我被一潮阳籍学员踩到左脚,致使脚跟骨折受伤严重,勇护送我到医院,忙前跑后,配合医生为我治疗;尔后还经常陪伴我去医院清洗换药,在学习生活上对我帮助照顾,直至我伤愈。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发小同学兄弟般的情谊,让我一辈子都心存感激之情!心怀感恩之心!
一九八八年我调来了深圳,没多久勇也被选调到新成立的揭阳市公安局。距离远了,联系不太方便了,但发小时建立的友情却没因时空距离而疏远,就算各自工作忙好久没联系,一旦见面也如往日的兄弟般亲近。由于我俩的性格使然,都不善长拉关系走后门,在单位也没有背景靠山,靠的是自己的真才实学和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工作态度。多年来我们十分关心关注老同学各自的事业发展,也深知机关单位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对老同学每一次的成长进步,我们都为之祝贺并加油鼓劲!可以说我们能有今日的事业成功,发小同学就是最大的支持靠山!
勇是个孝子,年轻时有很多调来深圳的机会,他都没有去把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放心不下父母。这些年来,他和娟夫妻两人,既要养育好两个女儿的长大成才,又要赡养照顾好双方父母,为四个老人养老送终;其中所付出的几多精力,几多辛苦,几多委屈,也就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才清楚。在已退居二线,本该歇下来休整一下的时候,今年三月勇又接到市委派驻基层工作组组长的任务,他亦无怨言,又义无返顾的走上基层工作的第一线。
我为有勇这样的同学而骄傲,更珍惜我们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小情谊!
如果有来生,我们还要做发小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