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仅限于师与生的交流。
如今,教师不但要面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管理班级诸项事务,还要处理与领导同事,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事无巨细。
工作有方法,沟通有效率,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沟通,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教师的沟通力》作者三好真史,在本书中分享了教师如何更高效的沟通方法。
书中从教学、管理、人际关系几方面,梳理了不同的沟通方式,同时从教师的自我审视状态和化解沟通危机几方面也有涉猎。
沟通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沟通方式正确,就会受到领导同事,以及家长学生的欢迎。
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要认清的一点就是“人对自己最感兴趣”,所以在沟通过程中,要尊重和关注对方。如果沟通的话题一直围绕“我”展开,对方就会缺乏沟通的兴趣。
相互尊重是师生关系的前提。在教学关系中,教师的角色是“教”,学生的角色是“被教”,教师对学生尊重,才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何谓“尊重”?
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曾说过,尊重是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
教师不要试图控制学生,让他们以“真实的模样”成长,才是最佳的尊重方式。
那么,如何做到“尊重”呢?
教师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的兴趣,接受他们的真实个性,维护学生的尊严。
比如,当学生在课堂上沉迷于手机游戏,教师该如何处置呢?罚站还是没收手机呢?或者皱着眉头“你们的行为毫无意义”。
可以肯定地说,教师出于善意规劝学生,但另一方面,却否定了学生,缺乏必要的尊重。
关注学生的兴趣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方式。教师要试着去了解学生和他们的行为,甚至可以参与话题讨论,之后再加以引导,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好真史在书中分享了80个实用的沟通方法,在处理教学管理和人际关系方面,定会大有裨益。